工程質量、安全生產、廉政建設“三個關鍵”緊抓;工程建設、公路養護、路政治超、全面管理、文明創建“五項重點”齊頭并進……去年以來,臨汾公路分局加快轉型、創新發展,為構建全市優質公路服務網、助推轉型跨越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規范化管理保質量 在工程項目建設中,臨汾公路分局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把程序意識貫穿到了施工全過程。堅持項目法人負責制,充分發揮工程建管處的主導作用,保證了整體工程有計劃地推進,使質量、進度、資金得到有效控制,各工序間和各部門間的協調得到加強,做到了文明施工、安全生產。充分發揮監理職能和業主的監督作用,以施工合同管理為重點,進一步明確業主、施工方和監理方的權責范圍,增強了各方的責任意識。強化現場監管,對施工材料、機械設備、工序工藝等細節實施了全過程全方位的跟蹤管控。
搶抓施工黃金季節,合理安排施工計劃,保證了工程按期完成。
在工程建設中,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干擾多、資金到位差,困難比預想的要多,經過全局上下攻堅克難、共同努力,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建設任務。2013年完成了霍侯路北段改造工程、桃臨線二期工程和西山特困區連片改造工程,共完成投資8.85億元,完成規模139.2公里。
108線文明示范路建設順利通過交通部驗收。這些建設工程的完成,得到了省廳、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好評。
扎實養護穩路況 堅持“暢通主導、安全至上、服務為本、創新引領”方針,以創建108國道暢安舒美示范工程為重點,分局加大日常養護和預防性養護投入和管理力度,高標準處治路面病害。他們對橋涵進行實時監控和維護,提高路基、邊溝、綠化平臺整修標準,及時恢復缺損設施,完善道路標志標線,做到了“病害不堵車,坑槽不過夜”,實現了路域環境的美化綠化,保證了道路安全暢通。
加強基層基礎設施建設,新建了霍州退沙、洪洞堤村、臨汾段店3個公路道班,對汾西僧念、古縣張莊、永和土羅等5個地方道班進行了整體維修,一批道班的正常使用,使公路養護工作實現了正常化、規范化。按照分局制定的《養護績效考核辦法》,對各養護單位實行全方位、全過程、數字化考核,評比排隊、獎懲兌現,保證了全面養護工作的落實。
去年以來,全市公路優良路率達80.3%,公路技術狀況指數MQI值為86.5,完成危橋加固改造4座、公路災害防治工程1項、治理公路重大事故多發路段41處、水毀恢復項目99項、大中修工程39公里,綠化新(補)植95公里,完善修建停車休息點3處。養護工作的扎實開展,極大地提高了我市國省干線公路路網、路況的服務質量水平,分局養護工作一躍成為全省第三名,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依法治路強服務 在公路路產保護、路域環境治理、執法形象塑造、業內規范管理等方面,分局以規范執法行為為手段、以隊伍建設為根本、以文明服務為保障,取得了新的成效。
建立健全了路政案件查處機制以及與相關職能部門聯審聯批聯辦機制;積極開展執法培訓,路政隊伍整體素質有了較大提升;以“三規范、六統一”為抓手,完成了“執法辦公用品、執法服裝、執法證件、執法標志、執法車輛、執法場所外觀標識”的統一;與公路沿線門店、商家企業簽訂了愛路護路“三包協議”,路域管控能力顯著增強;高科技檢測手段納入治超管理,分局治超信息平臺系統進一步完善,效果初顯;開展了文明窗口建設活動,大力打造陽光窗口,積極倡導微笑服務,群眾滿意度普遍增強。
去年,臨汾公路分局共查處路政案件278起、清理路障319處、拆除非公路標志牌26塊,路政案件發現率、查處率、結案率、賠償率均達98%。共檢測車輛315萬輛、查處非法超限超載車輛124輛、卸載451.41噸,超限超載率控制在0.04‰,受理并辦結超限運輸許可事項2162件。
征收車輛通行費6849萬元,減免綠色通道和節假日小客車通行費169.73萬元。
路政執法工作的全面落實,遏制了非法侵害公路的行為,維護了路產路權,有效改善了路域環境,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公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記者 楊琦 段小婷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