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原料儲存是否規范、餐具消毒是否到位、食材加工是否安全……只需輕點鼠標切換監控畫面,即可一目了然。日前,記者在洪洞縣市場監管局監管指揮中心的“智慧監管”平臺監控電子屏幕上看到,餐飲、食品、藥品等各類市場主體的經營活動都實現了實時監控。
“入口”安全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如何打通人少事多、點多面廣、數據不通等難點,將安全監管職責落到實處、將安全隱患杜絕到源頭?去年以來,洪洞縣市場監管局創新監管理念,多方考察、取經,啟動了“洪洞智慧市場監管平臺及監管數據中心”建設,利用AI智能分析、大數據分析、區塊鏈防偽新技術,開發了“智慧監管”平臺,在線直播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情況,實時抓拍經營者的違法違規問題。
“只要接入了‘智慧監管’平臺,在各關鍵區域安裝智能攝像頭,通過網絡連接平臺,就可實現對被監管對象全方位、全過程實時監控和信息存儲。監管部門在第一時間通過監控畫面可調查取證和追根溯源,能及時有效地處置可能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達到對食品、藥品等行業的全面監控、問題的快捷追溯、信息的精準跟蹤以及風險的最大化控制?!敝笓]中心負責人董斌介紹。
自上線運行以來,這個“好幫手”提升了監管智能化水平,為群眾筑牢了安全防線。在該局的積極動員下,主動接入監管系統的商家與日俱增,目前已有800余家市場經營主體入駐平臺,涵蓋了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餐飲單位、食品生產及加工小作坊、職工食堂、養老機構食堂、藥店、化妝品經營單位、商超、特種設備使用及維保單位等。
在中心,透過監控視頻可以看到:多家學校的后廚,從配菜、下料、出鍋到清洗餐具,工作人員的一舉一動、食材的新鮮程度、作業環境是否干凈整潔都清晰明了;藥店的陰涼柜閃爍著正在工作的紅燈,各類藥品、用品按要求安置到位;食品加工企業,工作人員按要求身穿工作服、佩戴口罩,操作流程規范有序……董斌道出,“以往,執法人員去店里檢查時,只能依據現場所見和手工記錄表來判斷商家是否按要求操作,難以了解最真實的情況。如今,執法人員通過‘智慧監管’平臺,不出辦公室就能了解被監管對象的情況,若發現異常,可快速反應、有效查處?!?/p>
監管的力度大了,企業卻不抗拒。該縣某餐飲服務行業負責人趙冬冬積極響應,主動加入“智慧監管平臺”,讓自家后廚接受社會監督。他說,“平臺可以幫他們‘把脈問診’,讓企業也吃下了‘定心丸’,不僅可以促使企業規范經營,也讓群眾吃得更放心?!?/p>
除此之外,無論是從業人員、監管人員還是普通消費者,只需在手機上安裝一個“洪洞市場監管”APP,或者掃描一個二維碼,就可以任意查看實現聯網的餐飲單位后廚。消費者還可以看到市場主體的各種公示信息,也可以對經營狀況進行評價或者投訴, 實現了從“少數人管多數人”到“多數人管少數人”治理局面的轉變。
之前對于違法行為監管主要靠舉報,而今在“智慧監管”平臺的幫助下,監管從被動變為主動。接下來,該局將積極建設覆蓋行政執法、基礎信息、應急管理、內部許可、法律法規和信息管理的綜合智慧監管平臺,在全市系統內實現率先建設市場監管智慧系統、率先建設業務基礎信息庫、率先發揮移動執法作用三個“率先”,形成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統一高效的智慧市場監管體系。
記者 閆璟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