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彎彎的山路,我們來到了翼城縣中衛鄉。這里一株株核桃樹直立向天,像是在向世人炫耀今年的收獲。南北絳村楊喜家近300畝的核桃樹看起來很開闊。楊喜以前做過許多工作,最后決定種核桃。“有了這片核桃林,好好經營,再不用想其他掙錢門路了,在家門口也能就業了。”楊喜笑著說。
小核桃,大產業,帶致富,惠民生。中衛鄉轄31個行政村,118個自然村,3.3萬口人,耕地面積6.4萬畝。近年來,他們在經濟林建設中,瞄準林果專業鄉目標,把發展經濟林作為實現“一村一品”的主導產業,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取得了一定成效。
中衛鄉分管農業的負責人告訴筆者,自2009年秋季以來,中衛鄉新發展以核桃為主的干果經濟林12320畝,到目前,核桃經濟林面積達到14120畝,全鄉形成了以后洼、李莊、南北絳為首的千畝核桃示范園區,以石佛、岳莊、甘泉、三合、柏峪、史莊為首的500畝以上核桃園區。這些村已全部達到專業村標準,部分村人均核桃面積達到兩畝以上,為以后創收打下堅實基礎。
在與核桃種植戶交談中,我們明白了中衛鄉如何引導農民發展核桃產業。他們通過土地流轉促規模擴張。在推進經濟林發展中,實現了散戶種植向大戶經營轉變,小塊零散發展向連片規模發展轉變,分散管理向統一管理轉變,在群眾自愿的基礎上,實現了土地合理流轉,規模發展。中衛鄉通過土地流轉,培育了南北絳楊喜、李巧玲、席吉華3個核桃種植大戶,目前長勢良好已經開始掛果收益,今年楊喜家的核桃收益已達3萬余元,可以說走向良性循環發展之路。
同時,鄉里成立林果管護站,統一組織,協調全鄉林果栽植、管理工作,各村成立林果管護員隊伍,精心指導,幫助果農解決疑難問題;果農聯合組成林果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群眾組織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作用,目前已達到“村村有技術員、戶戶有明白人”。通過邀請縣林業中心培訓指導,尤其是省林業專家常月梅今年三次到岳莊、一次到南北絳傳經授課。在栽植環節,中衛鄉實現了統一打帶、統一打坑、統一苗木、統一澆水、統一栽植;在管理環節,實現了定桿、覆膜、套袋、施肥鏈條作業。顯然,中衛鄉的林果種植和管理已步入標準化軌道。
其次,中衛鄉把經濟林建設作為重點工作和長期任務,持之以恒,持續推動,不松勁,不停步。鄉黨委、政府還出臺《中衛鄉經濟林建設考核辦法》和《中衛鄉關于進一步加強經濟林建設的決定》,督促落實全鄉經濟林建設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各村結合實際,形成了經濟林建設五大類型,即集體土地承包型、林改荒坡開發型、個人土地流轉合作型、群眾參與規模型、退耕還林扶持型。他們把林果專業村建設、園區建設和示范戶建設作為主要任務,達到專業村標準的予以表彰,連片發展500畝以上的予以獎勵,個人發展50畝以上的予以物資扶持。
談到下一步工作,中衛鄉分管農業的負責人說,他們將把重點放在核桃經濟林管護上,通過邀請專家授課,專業隊服務,多種形式培訓技術員和核桃種植戶,多方爭取資金扶持種植大戶等方法,保證核桃經濟林種好、管好、收益好,使核桃產業提升為中衛鄉新農村建設的支柱產業。 通訊員 宋榜娟
責任編輯:柏東麗
上一篇: 翼城檢察院:零距離傾聽群眾的心聲
下一篇: 翼城南梁:換屆工作已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