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5月的平陽大地,草木茂盛,花兒嬌艷。日前,記者來到堯都區喬李鎮喬李村村史館,一段段文字、一張張圖片、一個個故事裹挾著濃濃的歷史記憶、文化氣息撲面而來,穿越歷史的風煙,一個村莊的崛起發展赫然眼前。
“怎么也想不到村史館把咱村名的由來,來了一番大揭秘!”村民李清生對于村史館里記載的歷史感慨不已,“原來我們村叫‘白馬城’,后來又叫‘禽昌城’。據說明朝萬歷年間的《臨汾縣志》里就記載有喬村里和李部里……”從村史館的記載中可知,清康熙年間,喬村里和李部里合為喬李里,乾隆年間改為喬李鎮,為臨汾縣最早的五鎮之一。
在村史館的“烽火歲月英烈輩出”版塊,一張張喬里村民浴血奮戰的黑白照片把人們的思緒瞬間拉回到那段烽火連天的難忘歲月。喬李村第一位黨員李少卿,是臨汾第一批共產黨員之一;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后,喬李英雄兒女奮起抗日,共赴國難……
“之前也聽老一輩講述過村里先烈的故事,但都很模糊。通過今天參觀,更加深了我對那段歷史的記憶,從變化中感知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贝迕袼闻D平告訴記者。
隨著時代的變遷,喬李村的每一步發展都留下了印跡,積跬步以致千里。在全國勞模、原黨總支書記王運康的帶領下,喬李村堅持“抓革命、促生產”,男女老少齊上陣,憑著一股艱苦奮斗、戰天斗地的精神,100天打井100眼,把千年荒溝建成了林果溝,在3600多畝農田中間隔100米栽植一行桐樹,實現大地林網化,大面積種植以蘋果、梨為主的致富主導產業。與此同時,喬李村還大力發展養殖業、努力實現農業機械化……被山西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全省農業戰線20面紅旗之首,喬李經驗傳遍三晉大地……
“你看,我們村大搞平原綠化,栽植楊樹速成林。現在,村里村外到處綠樹成蔭、花果飄香?!贝迕駛儬幭嗯c記者攀談著,言語間透露著濃濃鄉情。
“快來看這張照片,這是咱們家原來住的地方,現在已經是咱們村最熱鬧的市場了。”村民吳泉林指著照片給孩子們講述著,“從環境改善到搬遷上樓后的生活,村史館把我們的生活變化都展示出來了?!?/p>
“自改革開放以后,咱們村是臨汾市第一批小康示范村,2015年,人均收入就上萬元了?!?6歲的村民郭德杰指著照片自豪地說,“我都這把年紀了,怎么也沒想到,不僅能像城里人一樣住進樓房,通了自來水,接了天然氣,而且老年生活也變得更加豐富了,下棋、寫書法……”
全國造林綠化千家村、省級文明村、全國“五好家庭”……一塊塊獎牌、一面面錦旗和一張張證書,為現在的喬李村注入了新的內涵與新的動力。
村史館就是一本書,承載著濃濃鄉愁?!敖ㄔO村史館,就是為了保留和記錄喬李走過的滄桑歲月。銘記歷史、感恩先賢,不僅能有效地拓展農村黨建資源,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還能激發青年一代的創業熱情和艱苦樸素的精神。”喬李村黨支部書記王張虎說。
記者 楊文婷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