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飄香幸福來,農民致富奔小康。2014年,隰縣35萬畝梨果喜獲豐收,產值達4.5億元,其中玉露香梨以外形美觀、酥脆香甜、個大汁多、口味獨特、營養豐富名揚神州大地,產量達250萬公斤,產值達2500萬元,省內外客商蜂擁搶購。近年來,隰縣依托自然資源優勢走出發展特色扶貧主導產業新路,玉露香梨成為果農增收致富的一道亮點和農民實現小康夢的“王牌”產業。
隰縣是山區農業縣、革命老區縣、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和呂梁山片區扶貧開發重點縣。新一輪扶貧攻堅開始后,該縣因地制宜,揚長避短,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積極發展優質玉露香梨果的現代農業產業化生產經營,探索出一條依托當地縣域自然資源優勢和比較效益優勢,培育發展特色扶貧主導產業,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民加快脫貧致富的成功之路。
擴大玉露香梨種植規模
隰縣海拔較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并且無污染,發展梨果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農業部和國家林業局命名的“中國金梨之鄉”、“中國酥梨之鄉”;是國家農業部確立的黃土高原水果優勢產業區;省政府確立的“山西省中南部無公害果蔬高效產業經濟區”;市政府確立的西山百萬畝優質水果生產基地縣。玉露香梨經過多年引種試種和示范,在隰縣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下,指標性狀穩定、口感好、品質優良,被國家梨產業體系專家公認為“中國第一梨”。
新一輪扶貧開發開始后,該縣于2010年爭取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000萬元,整合社會扶貧資金,總計4400萬元,經過兩年努力,新建標準化玉露香梨種植基地10000畝,標準化示范改造老園4000畝,覆蓋27個行政村、20707人,其中貧困村21個、貧困人口17202人,已經基本完成輻射全縣的優質玉露香梨標準示范園區布局和建設。同時,該縣提出了“主攻玉露香、率先達小康”奮斗目標,規劃從2013年開始,堅持每年新栽2萬畝,高接換優2.5萬畝,確保2020年全縣玉露香梨栽植面積30萬畝,掛果面積20萬畝,果品總產量4億公斤,產值24億元,農民人均收入突破3萬元,種植面積占比、從業人員占比和人均純收入占比達到三個80%,全面建成全國玉露香梨基地縣,在全省率先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
隰縣玉露香梨以其優良的品質深受消費者青睞,銷售市場得到極大拓展,在國內的北京、上海等眾多大城市都建起了銷售網點,2014年11月,隰縣玉露香梨通過國家質量檢疫檢驗總局審定、驗收,經深圳金豐利果品有限公司首次出口到美國市場。據不完全統計,全縣戶均收入30萬元以上的達到了20余戶;戶均收入10萬元以上的達到了1200余戶;戶均收入5-8萬元的農戶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一些梨果專業村依托梨果產業率先實現了小康目標。
建設國家級有機玉露香梨生產基地縣
2012年,該縣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健全產品監管體系,實現產品生產銷售全過程監管,確保產品質量安全,推動全縣玉露香梨果產業向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果業轉型升級。2013年開始,該縣率先在陡坡垣進行循環經濟試點建設。2014年,又借鑒陡坡垣林下循環經濟模式試驗成功經驗,在無魯村規劃實施萬畝有機玉露香梨及萬只畜禽養殖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建設項目。已建成玉露香基地10000畝,發展絨山羊養殖1000余只。計劃再通過3-5年時間繼續投資,建成存欄萬只絨山羊的萬畝有機玉露香及萬只絨山羊養殖循環經濟園區,屆時絨山羊養殖戶年均可增收10000元以上,玉露香梨果基地通過有機轉化掛果后畝產量達1500公斤、收入達24000元,兩項收入確保貧困戶人均年收入達到8000元以上。
該縣以無魯垣萬畝有機玉露香梨及萬只畜禽養殖循環經濟園區建設為示范,在全縣統一規劃實施一批玉露香梨果基地和畜禽養殖的循環經濟園區項目,打一場玉露香梨有機提質的大戰役。在無魯垣的范園區建設中,梨樹幼苗林下全部種植谷子、豆類、馬鈴薯、香紫蘇、萬壽菊等低稈作物,既保證了玉露香梨樹快速生長又保證了掛果豐產前農民的收入,不僅為全縣快速轉產玉露香果梨產業起到了示范作用,也有力地促進了全縣玉露香梨果產業的有機轉型升級。2011年隰縣玉露香梨果取得了國家無公害產品認證,2012年取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認證,2013年取得了有機轉換認證,有機生產轉換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隰縣規劃在2020年全面建成國家級有機玉露香梨生產基地縣。
打造玉露香梨高端產業鏈
2010年開始實施的片區項目中,該縣扶貧部門進一步加大對果業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已有11個重點果業專業合作社得到資金和項目扶持,使一批優秀的示范合作社脫穎而出。午城鎮習禮垣村委會李源生被譽為“隰縣玉露香梨之父”,他1998年自建40畝果園,引進126個優質梨樹品種進行了近10年的對比種植研究,選育出了最優品種隰縣玉露香梨。2007年創辦隰縣源生果業專業合作社,現有1029個成員、2600畝果園,跨午城、寨子、黃土、陽頭升四個鄉鎮。凡是加入合作社的果農就可得到合作社從供應、技術、管理到市場銷售的統一管理服務,讓果農種植無慮、銷售無憂。合作社通過長抓“四配套”(果水配套、果肥配套、果與林下經濟配套、果與科技配 套),短抓“六環節”(栽、接、管、防、儲、銷),普及推廣隰縣玉露香梨優質高產標準化種植栽培技術,是全縣玉露香梨生產的標準樣板社。
目前該縣果業專業合作社達100余個,幾乎所有的梨果種植戶都加入了果業專業合作社,使梨果產業由農戶小生產向經營大戶、生產能手、企業集團經營模式轉移,解決了小農戶和社會大市場的矛盾,增強了抗御各種風險能力,促進了全縣玉露香梨果產業大發展和農民穩定增收致富。
近年來,該縣城鄉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為全縣玉露香梨果產業大發展提供了強大物質基礎。2013年全省“百企千村”產業扶貧開發工程啟動后,該縣針對玉露香梨果產業鏈中的相對薄弱的運輸、儲存、加工、包裝、裝卸、配送和信息處理加工等環節,開展招商引資,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產業項目。省屬國有企業晉煤集團在隰縣成立“山西福富民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元,投資2.4億元建設精品玉露香梨果儲銷綜合開發項目,該項目包括建設20萬噸大型數控恒溫庫、冷鏈運輸、電子商務平臺。省內大型民營企業山西京潤澤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一期投資1.1億元實施果品儲藏加工項目,該項目的建設可年貯銷15萬噸優質水果。該縣玉露香梨果現代物流產業群正在快速形成。
這些現代物流產業項目作為現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將通過訂單農業方式與果業專業合作社和果農開展業務往來,拉長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整體效益,形成以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集種養加、產供銷、內外貿、農科教為一體的隰縣玉露香梨果現代產業化新機制。
通訊員梁云云 張瑞強
責任編輯:付基恒
上一篇: 隰縣:加強農網改造消除設備隱患
下一篇: 隰縣:變“輸血”為“造血”幫助百姓脫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