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南風覆壟麥金黃,機收減損糧滿倉。
6月16日,全國糧食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山西賽區臨汾市襄汾縣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10名農機手駕駛著自己的小麥聯合收割機,在金黃的麥浪間展開激烈角逐。
襄汾縣賽場位于鄧莊鎮燕村的一片麥田里,這里因麥田開闊,麥子長勢良好、成熟度合適,被選為賽場。比賽當天,不僅有省、市、縣農機部門專家,還有眾多村民早早來到賽場看“熱鬧”。
“減低損失就等于增加產量和收入了。”燕村村民老李說,“我過來可不是只看看熱鬧,還想看看農機手如何作業才能降低糧食損失。”
當天上午,隨著裁判長的一聲令下,早已做好準備的10名農機手熟練地駕駛著聯合收割機駛進提前劃定的作業區域,把金黃的麥浪變成粒粒小麥。
“在每位選手的收割區域,隨機選擇3塊作業區域進行實地測量,仔細收集掉落到區域內的小麥,一粒一粒全部收集。”省農業機械發展中心農機工程項目部高級工程師崔可嘉帶著工作人員,按要求對參賽選手的作業情況進行詳細登記和統計。
測量現場,統計人員對所選區域內遺失的麥穗、麥粒全部撿拾,并進行詳細登記。做到嚴格把關,確保比賽公平公正,通過認真計算,最終測定每畝小麥的機損率。經過緊張激烈的角逐和專家組測評,襄汾縣建旺種植專業合作社農機手周少彬從10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摘得此次技能大比武的桂冠。
“獲得此次比賽的第一名,我內心特別激動,這對我既是考驗,更是激勵。”周少彬說,“這次比賽只是對農機操作技術的一次檢驗,在以后的實際作業中,我將根據小麥地塊特點、成熟程度等情況,精心開展機收作業,切實幫助農民降低機損,努力實現顆粒歸倉。”
記者 張春茂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