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綜合施策部門聯動應對霧霾
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王小庚) 經省市兩級環境監測站與市氣象部門會商預測和分析研判,12月9日-12日,我市市區空氣污染氣象條件較差,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釋、擴散和清除,這預示著嚴重污染天氣將再度降臨邂逅。
記者從市大氣污染防治指揮部獲悉,此輪嚴重污染天氣的首要污染物仍是PM2.5,同時AQI日均值>200且將持續4天及以上,AQI日均值>300將持續2天及以上……換言之,又是一場抗擊霧霾的嚴峻考驗。
分秒必爭,刻不容緩。12月9日00:25,市大氣污染防治指揮部第一時間下達應對重污染天氣4號調度令—我市正式由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升級(二級)為紅色預警(一級),一級響應措施隨之啟動。
市委、市政府對此給予高度重視,迅速調度部署相關部門單位積極采取得力措施,全力以赴穩健應對。市政府有關領導更是屢屢奔波、趕赴工礦企業的現場一線視察調研,并多次召開應對重污染天氣專題會議,約談有關部門和縣市負責人,及時盡早協調解決霧霾天氣防治的一些具體問題。與此同時,市直相關單位、部門及相關縣(市、區)也紛紛使出防治重污染天氣的渾身解數,團結一心矢志不渝,眾志成城合力攻堅,志在根本扭轉今冬我市霧霾天氣頻繁光顧的不利局面,真正打贏市區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
根據應對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的安排,市環境監察支隊的市、縣兩級執法人員,對市區建筑工地施工、土石方拉運、營業性鍋爐燃用清潔燃料、居民燃用潔凈焦、露天燒烤攤點使用環保爐、露天焚燒垃圾、樹葉、秸稈和城市周邊工業企業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等情況進行突擊檢查;對縣市城區建筑工地施工、土石方拉運、營業性鍋爐燃用清潔燃料、露天焚燒垃圾、樹葉、秸稈、縣城周邊工業企業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等情況進行突擊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734人次,檢查污染點源195處。對發現的13個問題,依法依規予以處理。
市住建局組織3個檢查組對22個施工現場揚塵治理情況繼續進行巡查,督促工地灑水降塵。出動4個檢查組共21人,繼續對監管的建筑施工工地進行巡查,落實各項防塵措施。對各混凝土生產企業進行巡查,共出動5個檢查組10人,目前已有5家停產,今年不再計劃復產,現16家企業全部處于停產狀態。組織10名管理員、40名保潔員,清理市區新開路地建醫院附近、濱河南路沿路路邊、霍侯路路邊等17處死角垃圾和積存垃圾。
市交通局通過微信平臺、交通網站、電子屏幕等多種渠道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信息和環保倡議書。安排環保、安全大檢查,對各縣(市、區)交通運輸局及局直各相關單位進行環保大檢查。出動19個檢查組,巡查人數76人,巡查企業98戶。出動檢查車輛23輛次,檢查人員79人次,加強對公交、出租車的監控巡查。公交車市區共增加備用車輛12臺,主干線路早晚各增加60分鐘,邊遠線路延時收車30分鐘;市區出租車、公交車利用電子屏滾動播放預警信息及8條環保標語;市區每輛出租車張貼環保標語。市區投放公共自行車2200輛。出動2臺掃路車對所轄路域進行大面積清掃作業,34人對掃路車盲區進行清掃,出動1臺灑水車進行適時灑水,路面整潔,未發生二次揚塵。
市公路局出動清掃車2臺、水車3臺、農用車8臺、人員106人,清掃道路115公里,沖洗路面20公里,清洗護欄15公里。市教育局通知全市各學校放假,學生放假期間盡量減少戶外活動。
各相關縣(市、區)亦同步啟動紅色一級應急響應,積極應對采取措施。洪洞縣出動3個巡查小組繼續督促各鄉鎮政府;堯都區組織5個督察小組,對全區按調度令進行督察;侯馬市檢查企業6戶,并將各企業實際措施上報;曲沃縣出動18小組、36人次,檢查企業18家,36名干部全天24小時駐廠監管;侯馬經濟開發區出動1小組、2人次,檢查企業7家;襄汾縣出動駐廠工作組22個、督察組2個,檢查企業22戶;霍州市出動3小組、20人次,檢查企業15家;浮山縣出動1小組、4人次,檢查企業1家。
責任編輯:實習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