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縣縣委書記李亞麗督導疫情防控工作
隰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梁少杰檢查疫情防控工作
臨汾新聞網訊 “廣大群眾要時刻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積極接種新冠疫苗。”連日來,隰縣黃土鎮黃土村黨總支通過廣播、疫情防控宣傳車、張貼防疫宣傳標語等方式,不間斷在村內大小街巷流動宣傳。面對黃土村人口多、街面商鋪多的實際情況,該村“兩委”干部和黨員主動在休息時間,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宣傳以及協助商鋪申領場所碼等工作。
4月以來,隰縣認真落實省委、市委關于疫情防控各項部署,始終把加強農村、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作為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的重點任務,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疫情防控“主力軍”作用,通過網格管理、組織引領、機制創新、教育培訓、督導關愛五個重點,在疫情防控一線奏響了紅色主旋律。
強化組織引領,筑牢紅色堡壘。該縣共設置值守點174個、值守人員951人,在下李、午城、陽頭升、黃土、隰縣高速口5個縣域重要值守點成立臨時黨支部,在隔離點、發熱門診及城區、農村其他值守點成立臨時黨支部或黨小組,由主管部門和鄉鎮確定支部書記或小組長人選,對值守點組成人員進行統一指揮、協調運行,同時落實班前例會、問題分析研判、優秀班組評選等工作制度,要求值守點懸掛黨旗、黨員佩戴黨徽上崗,以黨建引領疫情防控一線工作質量提升。寨子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在交通要道設置值守點21個,成立臨時黨支部5個,設立疫情防控黨員先鋒崗21個,采取輪崗的方式,組織村“兩委”班子、駐村干部、黨員和志愿者帶頭值班值守。城南鄉成立6個臨時黨支部、17支黨員志愿服務隊,主動承擔防疫值守點夜間值班、居家隔離人員監測等重要任務,讓群眾時刻感受到疫情防控黨組織就在身邊、黨員干部就在身邊。
強化需求導向,精細劃分網格。按照包聯不超過20戶標準,進一步劃細劃小管理單元,科學劃定微網格,共建立2611個微網格,初步形成了“村(社區)—網格—微網格”三級管理體系。全縣70個村、3個社區配備網格員168名、微網格員2611名,包聯42924戶,組織微網格員上門開展集中大摸排行動,按照常住戶、城鄉流動戶、外出流動戶、經營戶“四類戶”分類登記建冊、精細管理。同時,建立疫情防控日報告制度,實行“鄉統村社、村社統網、網統微、微統戶”全覆蓋的指令傳達、信息報送機制和網格“問題上報、派單接單、執行落實、問題反饋、結案歸檔”閉環管理機制,確保疫情防控要素入網、事務進網,實現全鏈條無縫隙管控。黃土鎮8個行政村迅速組織287名微網格員圍繞“守、查、檢、隔”四字,協助各村做好值守點值班值守、人員排查摸排、核酸檢測采樣、隔離生活服務等各項工作,織密織牢全鎮疫情防控安全網,涌現出了諳正村劉紅英、上莊村劉洪志、嶺上村王來鎖等優秀微網格員代表。龍泉鎮創新推行“黨員巷長”制,每個網格確定一名黨員中心戶擔任“巷長”,三個山區村1315戶共確定80名“巷長”,負責該網格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形成“村黨支部—巷長—聯系戶”的組織體系。
強化機制創新,推動資源下沉。全面啟動“雙包雙聯”工作機制,各機關單位包聯70個行政村、70個片區,400余名科級干部分片包聯,2800余名機關黨員干部聯戶結對,主動承擔包聯責任,重點聚焦城區疫情防控需要,加強單位家屬區、“三無”小區和平房區管理,強化與網格員、微網格員協同配合,凝聚起疫情防控強大合力。各基層黨組織以“擔當有我·向‘疫’而戰”為主題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啟動疫情防控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組建了69支黨員志愿服務隊,招募了319名志愿服務者,從公安、衛體等部門抽調90名骨干力量,組織126名入黨積極分子、103名發展對象在防疫一線實踐鍛煉。近日,龍泉鎮圍繞省市縣提出的《進一步從嚴做好快遞物流疫情防控的通知》要求,以“疫”為令,向“疫”而戰,成立7個工作專班,組織229名黨員志愿者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針對4月7日以來所有快遞物流行業從業人員和收到過快遞包裹的居民進行了全面排查登記,共計排查出接觸過快遞人員3941人,組織核酸檢測4436人,抗原檢測2305人。
強化教育培訓,提升防控能力。該縣多次召開縣委常委會、疫情防控專題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省、市會議精神和最新要求,研究部署落實舉措;召開干部支援疫情防控一線動員培訓大會,邀請縣衛體局副局長史署平、縣疾控中心副主任曹鳳萍、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史勇輝分別就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和工作流程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各鄉鎮采取例會學習、專題學習、現場教學、核酸檢測演練、技能大比武等多種形式,組織鄉村干部、“三支隊伍”、值守人員、網格員、微網格員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學習,講解手部消殺、物品消殺、穿戴防護服等基本防護知識,全面增強工作人員的自我防護能力、應急處置能力、紀律執行能力和實戰能力。同時村、社區通過宣傳標語、橫幅、喇叭廣播等形式,廣泛宣傳疫情防護科學知識,引導群眾增強防護意識和能力。
強化督查督導,突出正向激勵。該縣成立疫情防控監督檢查工作專班,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強日常監督檢查的通知》,成立4個監督檢查組、1個明察暗訪組,明確10個監督檢查重點和6項具體工作要求,實行日報告、周匯總,全面壓實監督責任,先后開展監督檢查8輪23次,發現問題31個,在全縣點名通報2次,下發疫情防控問題反饋整改函2件,組織處理1人。建立防控一線的黨員干部防疫實績檔案,作為評價其政治素質、擔當精神、執行能力的重要依據,對于表現優秀的優先提拔晉升、評先表彰;把疫情防控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主戰場”,把優秀年輕干部、試用期干部、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放到一線接受考驗、經受鍛煉。同時,建立疫情防控嘉獎通報機制,對涌現出的先進典型進行嘉獎通報;從黨費中劃撥專款2萬元,用于支持一線疫情防控工作、走訪慰問一線黨員;落實一線人員定期輪換制度、值守補貼制度,全縣各部門單位和企業多形式開展慰問活動30余次,把關心關愛送到疫情防控最前沿。 (劉 磊 張瑞強)
匯聚合力 同心戰“疫”
——隰縣各鄉鎮全力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掃描
臨汾新聞網訊 面對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隰縣各鄉鎮嚴格落實省市縣疫情防控相關政策要求,突出黨建引領,創新防控機制,發揮網格力量,從嚴從細從實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全力守護人民群眾身心健康。
突出黨建引領 筑牢防疫堡壘
城南鄉在全鄉范圍內成立17支黨員志愿服務隊、6個臨時黨支部,主動承擔防疫值守點夜間值班、居家隔離人員監測等重要任務,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讓群眾感受到疫情防控黨組織在身邊、黨員干部在身邊。同時,結合黨支部評議、黨員大會評議、群眾評議,將疫情防控中的表現作為年度黨員評議內容,激勵黨員在疫情防控一線作示范當表率,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帶領群眾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持久干勁和旺盛斗志。
陽頭升鄉黨委第一時間下發戰“疫”動員令,組織全鄉320余名黨員干部,奔赴38個黨員責任區和56個黨員先鋒崗,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同時,健全完善“村黨組織—網格黨小組—微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網格黨組織體系,將民警、醫護人員、網格員、微網格員、志愿者等全部納入大網格管理,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壓實各方責任,匯聚戰“疫”合力。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該鎮廣大黨員亮身份、當先鋒、作表率,24小時輪班值守,排查人員,上報信息,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努力用“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和“安全指數”。
創新防控機制 提升防控能力
龍泉鎮積極探索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新路徑,構建“支部+網格”管理模式,創新推行“黨員巷長”制,讓普通黨員主動走近群眾、包巷聯戶、參與防疫。該鎮根據村莊規劃和群眾居住情況,以20戶左右為標準設立一個網格,每個網格確定一名黨員中心戶擔任“巷長”,三個山區村1315戶共確定80名“巷長”,負責該網格聯系服務群眾的有關工作,形成“村黨支部—巷長—聯系戶”的組織體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黨員巷長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定期走進群眾家中解難題、辦實事,充分發揮政策法規宣傳員、社情信息收集員、鄉村振興指導員、矛盾糾紛調解員、環境衛生監督員等10項職責,有效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米”。此外,該鎮實行黨員巷長積分化管理,及時將聯系服務群眾情況計入積分卡,對表現突出、群眾認可的巷長評定為“優秀巷長”,并根據相關規定給予物質獎勵。
午城鎮結合領導包聯、雙包雙聯、網格化管理等機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初步建立了“5+3”防控責任體系。五級責任體系即縣領導包鎮聯村,鎮黨委書記、鎮長包片聯村,包村干部包村聯組(村民小組),村“兩委”干部包組聯網(大網格),雙包雙聯單位黨員和村黨員包網聯戶。三級網格體系即全鎮9名村黨支部書記任村級網格長;全鎮9個行政村共劃分為18個大網格,聘用18名全科網格員,每名網格員負責一個大網格;全鎮18個大網格劃分為473個微網格,每個微網格確定一名微網格員,微網格員由鎮機關黨員、村支部黨員、雙包雙聯單位黨員擔任。
發揮網格力量 織密防控網絡
黃土鎮21名網格員積極投身防疫工作,舍小家顧大家,勇敢擔當,充當疫情防控一線的信息員、排查員、宣傳員。他們嚴格落實來返黃土鎮人員信息登記、健康碼與行程碼查驗、體溫檢測等防控措施,第一時間將重點人群登記上報,確保不漏一人;同時,不定時檢查超市、餐館、旅店、廣場等重要場所,對防疫不力的責令整改。此外,他們還利用網格員隊伍優勢,通過微信群、電話、上門走訪、群眾反映等方式,全面、細致地做好重點地區來返人員摸排工作,做到情況精準掌握,信息及時上報,并利用微信工作群宣傳精準防控要求。
寨子鄉積極動員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在交通要道設立21個疫情防控黨員先鋒崗,采取輪崗方式組織村“兩委”班子、駐村干部、黨員,帶頭值班值守。同時,他們將全鄉劃成18個網格,在黨員、村組干部、志愿者、三支隊伍等群體中招募值守點防控志愿者54人、網格長13人、微網格員194人,充分發揮網格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組織網格員開展“敲門行動”,“線下”進行登記上報;在各村微信群,宣傳轉發《寨子鄉疫情防控返隰人員登記表》,用于“線上”登記報備。此外,嚴格落實重點對象“五包一”責任制,督促五方面人員嚴格履行職責,適時進行防疫知識培訓,要求在開展工作的同時做好自身防護。
下李鄉及時對鄉疫情防控工作領導組進行了充實,將11名黨政班子成員全部充實到21個工作專班中,全面壓實鄉鎮、村“兩委”干部、網格員防控責任。按照“一網多用”,將全鄉劃分為8個大網格,由支部書記擔任網格長,再細化成15至20戶為一個單元的189個微網格,微網格員由黨員、村民代表擔任,負責做好人員排查、政策宣傳、信息上報工作;建立網格微信群,把微信群作為防控宣傳陣地及信息傳送的重要渠道。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隰縣各個鄉鎮無論是黨員干部還是普通志愿者,上下同心,眾志成城,吹響嘹亮的號角,匯聚起堅不可摧的力量,守牢了隰縣人民生命安全防控主陣地。
記者 王 鵬
用擔當奉獻譜寫青春華章
——記隰縣壹心社工服務中心主任王荔
臨汾新聞網訊 她是上百名孤殘兒童的媽媽,她是播撒愛心的志愿者,她還是一代一代“隰縣好人”的真實縮影……她就是“山西好人”、隰縣壹心社工服務中心主任王荔。
用崇德向善之心樹立人生信念
身處“中國好人縣”隰縣,“崇德向善”的理想和信念深深根植王荔內心,她從小就堅定地認為做人就要做能為別人帶來光和熱的人。
2013年,王荔加入隰縣“一米陽光”公益活動組織,開始了邊創業、邊開展公益活動的生活。在創業過程中,她內心一直有一個信念:“只有自己發展壯大,才有能力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2016年,成為一名美容師的王荔加入隰縣公益志愿聯合會后,從不叫苦叫累,撲下身子,愿干樂干,很快以突出的工作能力和務實敬業的作風,受到社會各界的廣大好評,并于2017年當選為隰縣公益志愿聯合會秘書長。隨著一次次去村里慰問貧困家庭和參加應急救援等活動,她對公益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成為聯合會的骨干和雷鋒精神的踐行者。
用忠誠擔當之心展示黨員風采
2018年,隰縣公益志愿聯合會和隰縣民政局一起舉辦慰問老兵活動。聽著老兵講述革命事跡,看著他們身上的傷疤和滿頭白發,她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學習傳承老一輩的革命精神。因此,她申請加入了當地的民兵組織,并努力工作、訓練。不久就擔任了班長,隨后又被提拔為應急連綜合勤務排排長。
疫情發生以來,王荔帶領志愿者主動請戰,戰斗在抗疫宣傳、場所消殺、防疫物資轉運一線。她還自掏腰包,購買防疫物資,先后發放口罩近650個,消毒面積近9000平方米,志愿服務時長600余小時。大家都親切地叫她“女漢子鐵王荔”。王荔以執著的追求和奉獻者的善舉樹起了一面忠誠擔當的旗幟,也展現出了優秀黨員的先鋒模范風采。
用無私大愛之心詮釋社會責任
作為一名志愿者,善行義舉是王荔不懈努力的事業,她無償資助了多名貧困殘疾兒童,讓孩子們感受到人間大愛,并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愛的種子。
6歲小女孩曉雅(化名),父親在一場車禍中去世,母親因此患病,爺爺奶奶年歲已高無法照顧她。得知這一情況后,王荔自費為她購買了衣物、學習用品、兒童玩具。而且,每逢周末就將曉雅接到自己家中,為她洗澡、換洗衣服,帶她游玩,一直照顧著她。
2020年11月初,針對縣城各中小學上下學時街道擁堵、容易引發交通事故等實際情況,王荔積極聯系學校及志愿者,開展“一路同行”活動,在上下學時段志愿到校門口維持秩序,風雨無阻地堅持了一個多月。
2020年6月,為了更好地推進隰縣公益事業,王荔正式發起成立了壹心社工服務中心。在王荔的帶動下,壹心社從剛開始的38個成員發展至如今110多個志愿者。現在,壹心社工服務中心在“助力高考”“慰問環衛工人”等活動中初顯活力,溫暖人心。
多年來,王荔默默奉獻,用行動踐行著志愿者的責任和擔當。她因此獲得臨汾市“2020年度五四青年獎章”、第六屆臨汾市“十大道德楷模”、第五屆感動隰縣十大人物等榮譽,并于2021年下半年被評為“山西好人”。(張瑞強)
從嚴從細從實 抓好疫情防控
隰縣人民檢察院開展“擔當有我、向疫而戰”主題黨日活動
隰縣縣委宣傳部到午城鎮慰問疫情防控工作人員
隰縣寨子鄉開展疫情防控演練
4月12日,隰縣公安局黨委向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民警王韜頒發嘉獎令
隰縣黨員先鋒隊在龍泉鎮上留村開展核酸檢測
隰縣網格員上門提供精準服務
圖片由康輝、曹旦旦等提供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