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正月初十,翼城農商行中衛支行客戶經理李俊沛和同事驅車前往翼城縣中衛鄉吳寨村開展上門服務,及早了解村民春耕金融需求。他們第一站來到村民常會義的柿子園,一棵棵3米高的柿子樹整齊排列。常會義穿梭其中,仔細檢查每一顆柿子樹的生長情況。“常師傅,給您拜年了!你剛過年就到地里了,這是忙什么呢?”“這些柿子樹是我的寶貝,今天來主要是看看生長情況,對需要修剪的柿子樹做標記,過段時間再來剪枝。”李俊沛與常會義熱切地聊了起來。
吳寨村地處山區,土層深厚、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十分適宜柿子樹的生長。2013年,常會義通過外出考察學習,積極尋找經濟效益高、適宜本地的產業項目。在考察中,他發現運城市的陽豐甜柿生長地理環境與家鄉類似,并且市場行情比較好,他便引進開始種植。
在常會義的精心管理下,柿子樹長勢良好。三年后,結出了累累碩果,常會義獲得了豐厚的回報,這更加堅定了他的種植信心。“種柿子樹要能吃苦,而且還需要耐心管理,這樣柿子才能豐收。”常會義說,為了種好柿子樹,剛開始,他專門聘請了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他也刻苦學習,很快熟練掌握了管護技能。
為了能夠形成規模效應,常會義一開始就種植了120畝柿子樹。“這幾年在政府的扶持下,我們這里的土地能夠澆上水,更適合搞規模種植。”常會義說,看到他種植柿子樹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周邊許多村民紛紛效仿,開始種植柿子樹。“每年到了采摘季,全國各地的客商紛至沓來。我們的柿子最遠能銷往泰國、越南等地,周邊的商超想要購買都拿不到貨,可以說根本不愁銷路。”常會義說。
看著柿子園內的柿子樹,常會義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每年的采摘期從10月中旬開始,一直持續到11月。正常情況下,每畝地的產量能夠達到4000公斤左右,這些柿子樹能夠產40萬公斤柿子。雖然辛苦,但也樂在其中。”
在常會義種植柿子樹過程中,也曾面臨諸多困難。“由于種植面積大,所需各種投資也非常大,每年肥料一項就需投入15萬元,有時就會遇到資金短缺情況。”常會義說,“幸好有中衛支行的支持,我才不因資金問題發愁。”2019年,因為資金短缺,常會義正發愁時,中衛支行工作人員得知了他的情況,隨即上門進行走訪宣傳。常會義了解清楚農商行的金融政策后,當即提出申請,中衛支行快速為他辦理了30萬元的授信。“農商行不僅服務好,而且辦理速度很快,及時解決了我的資金難題。”常會義感慨地說。“能夠幫到你,我們也非常高興。作為一家服務‘三農’的金融機構,這就是我們的職責。”李俊沛說。
如今,常會義的柿子產業發展勁頭十足,在周邊也有了一定的名氣,談起未來的打算,他說:“我要在提升柿子品質上下功夫,以品質贏得消費者的喜愛,打開更大的市場。”
記者 劉文軍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