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8月14日上午,蒲縣農商行黑龍關支行行長喬磊和同事處理完手頭的工作,又驅車下鄉開展入戶服務。來到黑龍關鎮疙瘩村村民侯前進的養殖場門口,一行人聽到院內傳出陣陣“哞哞哞……”的牛叫聲。走進養殖場,看到寬敞的牛棚下一頭頭毛色發亮、膘肥體壯的西門塔爾牛悠閑地吃著飼料,侯前進和妻子忙著清理牛舍、添置草料。看到喬磊的到來,侯前進笑著迎上前去說:“喬行長,你看我養的牛咋樣?”
侯前進如今養牛在疙瘩村及周邊都小有名氣。但養牛之前,他一直在外開運輸車謀生,2017年才開啟了自己的養牛之路。談起為何會從事養牛,他說:“選擇養牛最主要的原因是考慮到我們這里四周環山,草料多,尤其是夏秋季節,早上出去一會就能割一車新鮮的草料,牛很愛吃,再適當配些飼料,能夠大大減少養殖成本。”
創業之初,侯前進和妻子商量后,決定從院子里劃出一塊場地用于養牛。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一座鋼架結構的牛棚建了起來。剛開始時,侯前進考慮到家里的經濟狀況和自己掌握的養殖技術少等情況,先買回了4頭牛養殖。在他的精心養護下,牛健康成長。在這期間侯前進也摸索出了自己的養殖模式,“要是純粹以育肥為主,像我這樣的家庭情況,投資不起。但是要以繁育為主的話,小牛崽養到250公斤左右就能夠出售。”經過綜合考慮,他最終選擇了繁育的模式。
在發展過程中,侯前進一邊養殖,一邊更新牛的品種。“經過仔細研究以及咨詢,我選中了西門塔爾肉牛,這種牛體格大、生長快、肌肉多、脂肪少,對環境適應能力強,而且深受市場的歡迎。”就這樣,侯前進一邊養、一邊學,從最初的4頭一步步發展到30余頭,逐漸步入正軌,越來越紅火。
隨著侯前進的養牛規模越來越大,新的難題卻不期而至,“今年上半年,牛的市場價格不好,牛場的部分牛崽以低價銷售出去,導致資金出現了缺口。”面對不斷上漲的飼料成本和收入的不足,侯前進的養牛場發展陷入了缺乏資金的困境,他無奈撥通了黑龍關支行工作人員的電話。
接到侯前進的電話,該支行工作人員火速上門,了解他的經營困難后,馬上對他進行貸前調查,很快為他辦理了10萬元的授信。“沒有想到農商行的服務這么好、辦貸速度這么快,一下就解決了我的資金難題。”侯前進說,他在今年5月份得到授信后,陸陸續續已經使用了4萬元左右,非常方便,不再為資金而發愁,能夠全身心投入到養殖之中。
“我從2017年開始養牛開始經歷了不少難關,光憑我一人單打獨斗肯定堅持不下來,如今能把養殖場發展到現在的規模離不開政府和黑龍關支行的一路扶持。”侯前進感激地握著喬磊的手說道。
記者 劉文軍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