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之前數次從臨汾經過,但由于種種原因始終沒有走進臨汾。這次終于來到臨汾,讓我認識到了這座被稱為最早‘中國’的城市,確實值得一來。”與舞臺上和影視劇中的伶牙俐齒不同,走下講臺的侯耀華對臨汾贊譽有加。
飲食、文化獨具特色
年逾古稀的侯耀華先生精神矍鑠,身體硬朗。談到臨汾,侯耀華笑著說,雖說路過臨汾不止一次,真正來到臨汾市還是頭一回。短短的兩天時間,臨汾獨特的飲食文化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侯耀華介紹,自己懷著虔誠之心拜謁了堯廟,還去了天下第一門華門景區,這些景點都讓他從更深層次認識了臨汾,而臨汾父老鄉親的熱情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讓他喜歡上了這座城市。
臨汾曲藝氛圍濃厚
談完對臨汾的城市印象后,話題轉入曲藝的振興,侯先生表現出了作為藝術大師特有的關切和責任。“身在曲藝圈,曲藝的傳承和振興確實讓我心急。”長期活躍在舞臺之上,父親的教誨始終縈繞在侯耀華心頭,而他也一直致力于曲藝的傳承,看到講臺下如此多的熱衷曲藝表演的學員和曲藝愛好者,他感到由衷的欣慰。
“能有這么多的人來,說明我們的傳統曲藝文化并非無人問津。”講座上,侯耀華被聘為竹韻齋·平陽曲苑的藝術顧問,接過聘書,他被臨汾濃厚的曲藝氛圍所感染。侯耀華坦言,既然家長和孩子有學習曲藝的熱情,作為曲藝工作者就應該對得起家長們的信任,也更應該有義務和責任教育好孩子,竭盡所能將各項技能毫無保留地傳給孩子,再讓他們接過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大旗,使之發揚光大。
曲藝傳承任重道遠
“即使有再高的天賦,如果不加以刻苦訓練,始終無法有所建樹。”侯耀華勉勵學員們在平時要多加練習,并給孩子們介紹了一個提高的方法,現在科技如此發達,大家可以將自己的表演視頻用手機或其他設備錄下來,然后對照著進行有針對性地改進、練習,相信一定能夠有所進步。”
長期浸淫曲藝舞臺和影視劇表演的侯耀華始終認為孩子們應該多讀中國傳統經典名著,他認為這些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
“不要給孩子的愛好打上功利的烙印。”侯耀華介紹,學習曲藝可以提高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記憶力,卻不能當成中考、高考的捷徑,但是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知曉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孩子知禮節、懂感恩,才是更重要的。
“曲藝傳承振興之路任重道遠,我和大家一起共勉。”相比舞臺上侃侃而談的相聲大師,在談及曲藝傳承和振興時,表現的像個剛入行的新人,在他看來,戲曲傳承和振興,不僅僅需要像他一樣的曲藝工作者的忘我付出,更離不開年輕一代的繼往開來和薪火相傳。
記者 盧凱 實習生 李倩楠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