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農家書屋、文化廣場、鄉村舞臺……2月14日(正月初七),記者來到洪洞縣淹底鄉東部的后泉村,濃濃的鄉村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呈現出一派悠閑自在、祥和幸福的生活美景。雖然春節已過,但后泉村燈籠高懸,干凈明亮的院落里親朋滿座、歡聲笑語,其樂融融,處處洋溢著喜慶的節日氛圍。
走進村委會,一行26字行書映入眼簾,“后人興商崇文九門古村鑄輝煌,泉源涌金流銀千年生明換容顏”。這是村民張光耀用書法的形式寫成的村名藏頭詩。不僅如此,張光耀還把后泉村的村史整理成村歌,歌頌了家鄉改革開放30多年來和諧發展的輝煌成就,表達了對祖國的深情贊美和對家鄉的美好祝愿。
近年來,該村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在提高物質生活的同時,不斷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和隊伍建設,活躍群眾文化生活,大大激發了村民參與的熱情,有力地推動了鄉風文明建設。
設施齊全的文化活動廣場上、敞亮整潔的舞臺前,村民們結伴聚集在這里,跳起健身操、排演起文藝節目,表達對新生活的熱愛。“自從文化活動廣場建起來后,幾乎天天都到這里來健身、跳舞唱歌,生活充實。”村民趙文平這樣述說著對村里文化活動的喜愛。
離開文化活動廣場,記者來到了不遠處的農家書屋,在這里,文學、科技、種植養殖等書一應俱全。每逢下雨天或農閑時,村民就會自發地來這里讀書查閱相關資料,富了口袋還富了知識的科技興農之風正從這里開始。養豬專業戶張東平說:“自從村里有圖書室,如何科學養豬,如何防治豬類疾病的發生,這些知識在農家書屋都能學到,村里真是為我們辦了件大好事啊!”
“我們村有不少能人,吹拉彈唱、打球跳舞都能來幾手。現在有了搞文體活動的場地,村民既是觀眾也是演員,看高興了也能上去露兩手,今天搞個球賽,明天比個健身操,經常有活動。過去看戲都要到外村,自從村里有了舞臺以后,村民看戲方便多了,我們的鄉村文化,紅火著呢!”說起近年來農村文化活動的蓬勃開展,村民趙文平如數家珍地說,從2011年開始,村里每年都舉辦集貿市場科技文化物資交流大會,舉辦了書畫名人邀請展,并有劇團和大型歌舞及消夏晚會等節目助興,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充 分展示了村民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煥發出的嶄新風貌。
傍晚時分,休閑健身室里燈火通明,歌聲嘹亮,村民們成群結伴聚集在這里,隨著悠揚的音樂聲,村民們跳起了健身操、排演起了文藝節目。“以前晚上都沒什么事做,自從休閑健身室建起來后,幾乎每天晚上都到這里來跳舞唱歌,生活特別充實,而這在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說起村中紅火的文化活動,村民趙文平樂呵呵地說,以前,參與活動的大都是村里的老年人,如今,村里年輕人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而且跳舞的時候,還能和姐妹們交流感情,鄰里關系變得更加和諧,家庭也變得更加和睦……記者 范韶華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