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質教育新形勢下,教師通過以往的教學模式和題海戰術已經不適應素質教育的新要求,教師應轉變以往的知識傳授為素質教育,從而使教師的教學活動發生由“教”向“導”的轉變,并使學生的學習活動發生由“被動”向“主動”的根本轉變。現在本人將從以下兩點談一談素質教育對物理教學的新要求。
一、自主學習,是素質教育的著力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在一份報告中指出:21世紀的文盲,將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我國古人也早就說過,“授人以漁,終身受用。”這些話都深刻地闡明了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素質教育更明確提出,要“提高自學物理學知識的能力”這一要求。要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我認為應抓住以下幾個環節:
1.在新授課中,培養學生自學思考習慣,精心設計導語,這樣有利于開啟學生主動學習思考的閘門;在教學過程中,巧妙設置懸念,提高學生自學思考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將教案編制成學案,在學案中,要巧設思考題,所提問題要明確、具體、有層次性,既要符合教學目標,又要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
2.在復習課中,提高學生自學解題能力。主要由學生質疑,教師適當加以問難,讓學生上復習課學有目的,聽有重點,這樣不僅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而且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培養能力,是推行素質教育的重點
物理學科實施素質教育,就是促使學生形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具有科學精神,形成科學態度,學會科學方法;進一步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逐步形成終生學習的能力。首先必須明確,在物理學科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從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出發,結合我國教育方針和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我國中學生的培養目標,可以確定高中物理學習能力應該包括認知方面的能力、操作方面的能力、解決問題和創造性方面的能力、情感意志方面的能力。認知方面的能力對學習行為起著先導和反饋的作用;操作方面的能力和解決問題、創造性方面的能力對學習行為起著執行和完成的作用;情感意志方面的能力對學習行為起著動力和調節的作用
總之,隨著素質教育推行的不斷深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是我們的目標。作為一名中學教師,在新形勢下也應不斷建立新的教學理念,摒棄陳舊的教學方法,迅速樹立創新素質教育觀,主動迎接高考改革的挑戰。 山西師大實驗中學 姚曉花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