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春節假期,我們一家人在老爸的帶領下去往革命圣地——延安,進行我們的新春之行。
大年初四的早晨,我們迫不及待的踏上了紅色征程。汽車馳騁在青蘭高速上,跨過黃河,越過高山,穿過隧道,看著高速路上的指示牌,延安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在我的想像當中,延安是一個很艱苦的城市,但到了這里才發現,它跟我想像的并不太一樣,雖然是四面環山,但風景秀麗,延河貫穿了整個城市,養育著一代又一代辛勤勞作的延安人民。
我們首先到達入住的酒店,一走進房間,我就很難抑制自己內心的興奮,沒想到在鋼筋水泥的外表下卻是最淳樸的延安風情—— —土炕。我對窯洞產生了莫大的好奇,這一具有陜北特色的傳統居所,它的歷史,它的滄桑,甚至它所蘊含的民族傳統和革命精神都在深深地吸引著我。
我們驅車前往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2公里處、中共中央駐地舊址——楊家嶺革命舊址。在楊家嶺山腳下,1942年建成的中央大禮堂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們黨就是在這里隆重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七大是我們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召開的最重要的、也是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會,它總結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20多年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制定了正確的綱領和策略,使全黨特別是黨的高級干部對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規律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從而使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下,實現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空前團結和統一。黨的七大另一個重大歷史性貢獻是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會議室的主席臺上插著的24面紅旗象征著中國共產黨24年的奮斗歷程。正上方“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的橫幅仿佛讓我聽到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當年發出的堅貞不屈的吶喊。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毛澤東的舊居。三間簡陋的窯洞,再普通不過的辦公用品,就是在這里,多少個不眠之夜,一盞煤油燈伴著毛澤東,寫下了震驚世界的《論持久戰》《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等光輝著作。我內心萬分感慨,卻不知該如何表達對這位偉人的敬仰之情。隨后我們去棗園參觀。中共中央在這里領導抗日戰爭、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籌備并召開了“七大”,領導解放戰爭……當參觀了周恩來、朱德等更多中央領導居住的窯洞后,我對革命史有了更細致的認識,原來革命先輩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為締造新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接著我們參觀了革命歷史博物館,看著陳列在博物館里的一件件革命歷史文物,使我對歷史的理解更加透徹,也更加懂得我們現在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
離開延安的時候,我坐在車里,望著漸行漸遠的寶塔山,思緒萬千……這座古老的城市向人們展示了革命先輩們的豐功偉績,讓我們對于那段崢嶸歲月有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們更加熱愛自己的國家,更加堅定了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決心和信心。王婕
責任編輯:柏東麗
上一篇: 關于物理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幾點思考
下一篇: 師大學子制作紀錄片 視頻網上受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