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因此,我們要遵循幼兒園語言發展的規律及幼兒的年齡特點,積極創設環境,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語言交往能力。
一、創設和諧的語言環境,激發幼兒主動說話的積極性。
寬松和諧的語言環境是幼兒語言發展的基本前提,是幼兒主動說話的必要條件。因此,我們要有效利用一日活動中的各環節,積極激發幼兒說話的主動性。首先,我們利用飯前便后、戶外活動、散步等時間,鼓勵幼兒進行“聊天”,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聊天過程中充分感受交談的樂趣。其次,通過每天晨談,請幼兒介紹自己在區域活動 中的情況和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第三,每個周一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周末在家里高興的事,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最后,開展一系列區域和角色游戲活動,為幼兒創設想說、敢說、主動說話的環境。
如:幼兒在“娃娃家”里運用各種材料模仿、演繹著生活中的爸爸、媽媽。幼兒在無拘無束的表演中,積極主動地進行語言交流、情感交融,在合作的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們還為幼兒創設“話吧”、“小舞臺”等活動區域,為幼兒的自由交談和發展提供有利的活動環境和活動空間。
二、搭建幼兒說話的平臺,使每個幼兒的語言得到發展。
積極開展與幼兒語言相關的活動,為幼兒搭建說話的平臺。如:每天早晨,由一名幼兒為大家播報天氣預報、新聞、或說一件趣事、講一個故事、朗誦一首兒歌;每個星期五的下午進行閱讀比賽或創編故事、看圖說話等。在這些活動中,不僅積 極引導、鼓勵幼兒大膽說,而且及時回應幼兒,使幼兒在贊許的氛圍中自由表達,為每個幼兒個性化的語言發展提供發展平臺,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創造能力向前發展。
三、開展早期閱讀及文學欣賞活動,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我們多給幼兒提供圖文并茂、色彩鮮艷的《早期閱讀》、《東方寶寶》等圖書,抓住幼兒興趣,引導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將儲存在大腦中相關的聲音、圖像、語義、文字符號等匹配在一起,幫助其在語言的情境中提高對語言的感受力,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圖書內容的理解。此外,還可運用優秀的文學作品促進幼兒語言智能的發展。如:詩歌《搖籃》,我們創造詩歌的意境,帶領幼兒體驗詩歌中蘊含的美,既培養了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陶冶性情,又豐富了幼兒的語言,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安澤縣府城村幼兒園 趙桂梅)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邱睿】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吉縣政協委員“把脈”教育
下一篇: 陽光般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