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 王洪江 曹筱凡)25日,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在此間召開企業座談會,培訓來自機械、鋼鐵、儀器制造等行業近20家大型國有企業及私營企業負責人,為一個月后將正式建成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做準備。
明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建立后,中國與東盟90%的產品貿易關稅將被取消。
“目前,距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僅一個月時間,但絕大多數企業不了解這一自貿區的開放會帶來哪些商機和挑戰,”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中方常務秘書長許寧寧在會上表示。
許寧寧說,據抽樣調查,目前90%的企業沒有看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貨物貿易協定》、《服務貿易協定》、《投資協定》,不知道中國與東盟相互開放市場的時間表。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涵蓋中國內地與東盟十國的整個國土面積的自貿區,擁有19億消費者,企業加入自貿區不存在地域之分,不需要任何條件。中國-東盟自貿區主要開放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三大類市場。
據許寧寧介紹,貨物貿易中包括正常類產品和敏感類產品,其中正常類產品在自貿區正是建立后實行零關稅。關系到當地國計民生的敏感類產品,不會到零關稅,但此類產品數量不能超過貨物貿易產品的10%。
中國與東盟建立自貿區是應對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大舉措。自貿區比WTO開放范圍更大、速度更快。許寧寧說認為,在全球經濟危機蔓延,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大背景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逆流而上”的合作。
2008年,雙邊貿易雖受到金融危機沖擊,但仍增長14%。同時,中國在東盟的貿易地位有所上升。“中國目前是東盟第三大貿易合作伙伴,比去年上升了一位,”許寧寧說。
【責任編輯: 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