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通訊員 王晉林 賈明禮) 今年以來,市工商局在全市統一開展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深入推進“品牌興市、品牌興企”戰略,努力發揮商標在全市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周密部署,把“雙打”作為治理重點來抓。重點加強了對集貿市場、服裝批發市場、小商品批發市場、電子產品市場、汽車配件市場、農資市場、大型超市、酒類專賣和物流倉儲等重點領域的專項整治;加大對食品、酒類、服裝、農資、汽車配件、家用電器、兒童用品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重點商品的專項治理;開展了對城鄉結合部的專項治理,嚴厲查處和打擊了侵權假冒違法行為。
重拳出擊,推進“雙打”工作。全市工商系統采取局局聯動、局所聯動、部門配合機制,積極開展“雙打”專項行動。執法人員深入農產品、小商品、服裝等批發市場,以及物流倉儲地、專賣店、專營店、大型商場、超市等重點地區,采取摸底調查、重點排查等方式,掌控市場信息。對酒類、煙草、農資等重點市場和對惡意搶注商標行為進行集中檢查,加大對侵犯馳名商標、著名商標案件查處力度。堯都分局執法人員在轄區檢查發現堯都區某副食門市部銷售的杏花村汾酒涉嫌假冒。經查證當事人郭某銷售的42度杏花村汾酒、58度杏花村汾酒均屬假酒。襄汾縣工商局在查處侵犯商標專用權案件中,積極同商標持有人聯系,以獲得技術鑒定支持。
發現案件線索后,通過產品包裝、網絡或當地的代理商及時建立了信箱聯系機制,通過郵箱及時將涉嫌侵權商品照片發到廠家及時獲得鑒定報告和委托書,為案件的查處、定性、結案打下了基礎。
今年以來,全市工商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6000余人次,檢查批發零售市場、集貿市場等390個(次);查處商標侵權案件35件,罰沒款14.18萬元,其中萬元以上案件6件;建議移交司法機關2件,有力地打擊了違法經營行為,維護了知識產權所有人的權益。
擴大宣傳,形成“雙打”工作良好社會氛圍。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傳播渠道,大力宣傳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政策措施、工作進展和成效,以開展“3·15”活動及“4·26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為契機,采取咨詢、舉辦培訓班等形式和在新聞媒體上開辟保護知識產權專欄、論壇等方式大力宣傳,提高全社會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開展知識產權保護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網絡活動,強化對領導干部、行政執法人員、企業管理人員的知識產權培訓。市工商局“雙打”工作領導組與成員單位及時溝通,先后與市檢察院、公安局經偵隊、市商務局、質檢、農業、文體、藥監等相關部門召開了兩次信息溝通會,形成了各職能部門聯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的合力。全市共印發各種宣傳材料20萬份,在各媒體發表通訊報道10余篇,形成了全社會共同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良好氛圍。
多管齊下,建立聯保協作機制。建立了快捷高效的行政執法網絡,實現市局、縣局、工商所三級聯動,對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案件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充分保護消費者和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同時保障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電話暢通無阻,及時受理和依法處理申訴舉報。加大對不正當競爭行為打擊力度和對涉外商標專用權、互聯網領域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建立跨行業協作機制,聯合執法,有效打擊侵權行為。建立工商企業維權機制,完善轄區馳名商標、著名商標、知名商標、地方重點龍頭企業商標維權保護聯絡協作機制。截至目前,全市建立商標維權服務站、企業維權協作機制55個。通過商標維權聯絡協作機制的建立,強化了商標監督管理工作責任的落實,增強了引導企業走品牌經濟,運用商標戰略開拓市場,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作用。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