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檢查人員正在查看餐飲油煙向地下通道低空排放情況
臨汾新聞網訊 你可曾看到過這樣的場景:飯店、餐館里的油煙隨風飄散,嗆人的味道撲鼻而來,樓上或周圍的住戶門窗緊閉、滿腹怨言;飯店廚房外墻壁和風扇上,糊滿黏稠的油漬,有的甚至順墻壁流到地面;飯店門前的空地上,燒烤攤濃煙滾滾,烏煙瘴氣、肆意彌漫……如今,隨著一場行動的逐步深入,這些現象將逐漸成為歷史。
近一個時期以來,每當夜幕降臨或午餐時分,市區的一些飯店會不時迎來一群特殊的顧客,他們既不點菜,也不吃飯,而是直奔廚房,查油煙凈化設施,查煙道排放情況,查證照辦理手續……
他們是我市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管或督查人員。一場規模空前的餐飲油煙大整治正在市區六個重點區域向外延伸。
替政府分憂 為百姓造福
今年以來,我市空氣環境質量依然堪憂,形勢非常嚴峻。為全力扭轉這一被動局面,全市上下同心協力、各展所長,大打污染防治攻堅戰。在這場戰役中,我市市場監管部門積極作為,鐵拳出擊,向餐飲油煙宣戰。
今年6月12日、7月4日,市市場監管局先后兩次召開會議,對在市區重點區域內開展餐飲業油煙專項整治工作進行動員、再動員。
有人曾提出異議,餐飲油煙問題應該由城市管理部門負責。該局局長曹洪安嚴肅地說:現在環保形勢如此嚴峻,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級領導、各個部門工作壓力都非常大,甚至到了寢食難安的程度。現在,不要爭論是不是我們的職責、該不該我們干,而是要考慮怎么管、如何治。改善臨汾空氣質量人人有責,替政府分憂、為百姓謀福是我們最大的職責,也是對每一個同志政治品格的檢驗。
該局出臺了實施方案,成立了專項整治領導組,局領導親自掛帥擔任領導組組長;抽調六名副局長、12名骨干成員組成六個督查督導組,分別負責六個重點區域的督查督導工作和配合協調工作;從綜合執法隊抽調12名執法檢查人員組成六個執法檢查小組,分別負責六個重點區域的執法檢查工作;堯都區市場監管局和市市場監管局臨汾開發區分局明確六個重點區域的監管組長和組員,形成監管、執法、督導督查三級聯動機制。
6月24日,市市場監管局、堯都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向全市餐飲服務經營戶發出一封公開信,信中要求:排放油煙的餐飲服務經營者應當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并保持正常使用,或者采取其他油煙凈化措施,使油煙達標排放,并防止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環境造成污染;產生油煙的餐飲服務單位嚴禁未經凈化處理無組織排放,嚴禁向地下通道、綠化帶低空排放油煙;已安裝油煙凈化設施的餐飲服務單位,油煙凈化設施必須達到相關技術要求。這封信被各大媒體轉發,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也在餐飲業經營戶中引起很大震動,為隨意排放油煙者敲響了警鐘,形成強大的輿論宣傳攻勢。
鐵拳出擊 劍指污染
炎炎烈日,熱浪襲人,市、區兩級市場監管人員穿行在大街小巷,逐一走進飯店、餐館,進行摸底排查、檢查督導。
此次整治,以市區六個嚴控區200米周邊范圍內、居民住宅樓、商住綜合樓及相鄰的飯店、食堂等產生油煙污染的單位為重點,并逐步向外延伸。
堯都區市場監管局、市市場監管局臨汾開發區分局精心組織,迅速行動,抽調精兵強將,分組、分片明確任務和職責,合理制定工作計劃,對六個重點區域內所有餐飲單位全部排查摸底、登記造冊、建立臺賬。在較短時間內,把市區餐飲企業全部檢查了一遍,摸清了底數。
從7月1日起,市市場監管局督導組陸續分頭出擊,根據前期排查名單,挨家逐戶登門造訪,對餐飲服務單位的油煙凈化裝置型號及安裝、運行情況進行仔細查看,看油煙凈化裝置是否定期維護清洗、是否存在向地下通道、綠化帶低空排放情況,并重點查看了餐飲服務單位的營業執照以及從業人員體檢證明。要求各餐飲服務單位自覺完善餐飲油煙凈化設施,抵制和拒絕使用假冒偽劣的“三無”油煙凈化設備。
對檢查中發現的未按要求安裝油煙凈化設施、油煙凈化設施不正常使用、油煙凈化設施沒有定期維護清洗、未建立維護清洗記錄臺賬、油煙排放檢測結果不達標等違法違規行為,交由執法組依法依規嚴肅處理,該責令停業整改的立即下達責令整改書,限期整改。對向地下通道或綠化帶排放、未采取油煙凈化措施、無組織排放等行為,實施停業整改、強制取締等手段,嚴格依法行政。
檢查過程中,不漏掉一戶,不遷就一家,始終保持高壓態勢。
經過排查,市區155平方公里區域有餐飲經營戶3942戶,六個嚴控區周邊200米范圍重點區域有餐飲經營戶149家。從6月12日至目前,市市場監管局臨汾開發區分局和堯都區市場監管局共出動執法人員1267人次,檢查企業663家,78家存在問題。下達限期責令整改通知書78份,已督促完成整改77家,對21家無照經營戶下達了責令停業通知書。市市場監管局6個督查組按責任區督查6次,出動督查人數25人,督查餐飲經營戶35家。
整治還在繼續
檢查中,監管人員發現以下幾類問題:小型餐飲業門檻低、從業人員素質差、動態性強、轉型快。有的不申請辦證,很少主動安裝油煙凈化設施;有的小餐飲單位處于背街小巷,從業者法律意識淡漠,怕多耗電,能省盡省,造成個別時段油煙凈化設施不正常使用;有的餐飲經營戶環保意識不強,主動性較差,對油煙凈化設備不能及時維護清洗和記錄,致使油煙排放不達標。
整治是手段不是目的,貴在喚起經營戶的環保意識、法律意識。每到一處,監管人員在檢查之余,總要反復普及法律法規,宣傳全市的環保大局,專項整治贏得越來越多經營戶的支持、信任和配合。
據了解,市區餐飲油煙下一步整治的重點是:“清理一批、提升一批、整治一批”。即清理一批違法違規單位;提升一批守法經營單位;整治一批問題突出單位。
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徐新榮說,餐飲油煙整治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將不斷完善監管辦法,形成長效機制,整治范圍從監控點周圍200米延伸到500米、1000米,再逐步延伸到155平方公里,確保餐飲油煙整治取得更加明顯的成效,讓臨汾的天更藍,空氣更清新,讓百姓的生活環境更美好。
記者 高秀云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