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有意思的是,所有受訪者都不愿意支付超過商品價值20%的精美包裝的費用,這個數字與《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條例》的規定差距不大。這部目前仍處于調研階段的法規明確,商品包裝成本不得超過商品銷售價的15%。
“品食不如品器”的送禮文化
“假如我是送盒飯的,一般是10塊一份。有的客戶就定50塊的給領導吃,里面裝的其實還是同樣的肉和菜,區別就在包裝上。”北京凱發環保科技咨詢中心銷售部經理溫喆吉說。
溫喆吉說,食品加工企業和餐飲業有一句話非常有名,“品食不如品器”,不管里面裝的什么東西,只要包裝好就能增加價值,就能賣個好價錢。
“過度包裝追求奢華,助長了不太正確的消費心理。”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法規司法規一處處長李明剛表示,這不但浪費資源,破壞環境,還加重了消費者的負擔,額外增加的包裝費同樣需要消費者買單。有專家指出,過度包裝可謂是一種社會性疾病,不光在企業身上發作,也積存于許多消費者的心里。
過度包裝的背后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理性及非理性的雙重博弈,而這種博弈的關鍵點在于,商品因為過度包裝而發生了價值變異,在實用價值之外,它還被附著了交際(易)價值,從而成為了另一種形態——禮品。
禮品能夠體現送禮者的“心意”和“面子”,消費者看中的正是它的“符號價值”,相反,物品的實用價值反而僅僅成為這些功能的載體。
治理過度包裝,執法難度大
根據國家標準委制定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對食品和化妝品銷售包裝的“過度”做出了強制性規定,包裝層數3層以下、包裝空隙率不得大于60%、初始包裝之外的所有包裝成本總和不得超過商品銷售價格的20%。
然而,執法難度大卻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商品銷售價格并不是一個清楚的概念?!眹H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說,一瓶可樂,在超市買可能賣兩塊,小販可能賣3塊,在飯店買可能得10塊?!皩韴谭ㄟ^程中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像我們專家看了都一頭霧水,到時候老百姓看了也沒法執行,買一個東西你說包裝過度了,他說不過度。”
“標準制定部門或者法規部門,在標準實施前最好搞細則?!倍皙{說。
即使認定確屬過度包裝,那么,提供包裝的有可能是某個紙箱廠,也有可能是食品廠家,還有可能是銷售商?!白鳛榉芍黧w,它應當承擔什么責任?”李明剛說,我們現有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對這方面的規定都不夠清晰,無論哪個部門去執法,法律依據問題都無法回避。
不能光靠法律限制過度包裝
調查中,31%的人會將用過的精美禮品盒留做它用,39%的人會賣給收廢品的人。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國際部工程師王姍認為,如果回收系統能更加完善,會有更多的包裝物得到回收利用。王姍介紹說,現在有些超市已經在中秋節的時候回收月餅禮盒,消費者可以換成購物袋之類的物品,這是既實惠又環保的做法。如果商場、超市設立回收設施,37%的受調查者愿意把商品包裝送回。
中國包裝總公司技術中心副總經理余渡元先生表示,尚在審定過程中的《包裝物回收利用管理辦法》明確了不同包裝物的回收要求,哪些東西要強制回收,哪些東西是限制和禁止回收的,都有明確的規定。
“我們要根據《循環經濟促進法》等相關法律的要求,制定完善一系列的標準,并建立起社會化的回收體系,才能把包裝物的利用和資源化做得更好一些?!庇喽稍f。
董金獅表示,目前解決過度包裝的問題,還處于促進階段,而非強制階段。不管包裝過度與否,包裝物都會大量產生,因此,關鍵在于包裝物的回收利用。“打擊處罰只能作為補充措施,不能依賴法律條款解決過度包裝的問題?!?nbsp;(中國青年報 實習生 尹佳 記者 李麗)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替套牌車公安局長寫份檢查
下一篇: 云南大學為何再次發生“馬加爵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