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突破 狠抓落實
——優化營商環境系列評論之四
本網評論員
日前,我市贏得了2018年“人說山西好風光”山西省旅游發展大會主辦權,這是一件讓全市人民無比振奮的大事。我們在唱好“人說山西好風光”的同時,更要再唱好一場“人說臨汾好環境”的大戲。這部“大戲”就是“優化營商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首先要找準突破口。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頭緒多、事情雜,我們必須抓住關鍵點,才能有所突破,而這個“關鍵點”就是要進一步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要把政府監管寓于服務之中,把政府更多的精力放到服務企業和群眾上來,讓企業和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更高的滿意度。要推進簡政放權,把該放的放徹底、該管的管到位、該扶的扶到家。要由過去追求優惠政策“洼地”,轉為打造公平營商環境的“高地”。行政效率低下,辦事推諉扯皮,干部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問題,嚴重阻礙經濟社會發展,使群眾和企業苦不堪言、深惡痛絕、反映強烈。只有下決心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為加快發展掃除障礙;只有下決心優化營商環境,才能讓群眾和企業滿意。
優化營商環境,要有實實在在的“招數”。做任何事情,如果只是喊口號,而沒有“招數”,就會出現“穿著新鞋走老路”的尷尬局面。從根本上講,營商環境上的差距,就是一方政府服務企業意識和能力的差距,就是區域競爭力的差距。當前,全省其他地市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有絕招。近年來,我市也在不斷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各縣(市、區)你追我趕,爭先恐后,都在想辦法、下工夫。可是,如果不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有大動作,有實實在在的“招數”,就容易出現“年年招商不見商,歲歲引鳳鳳不落”的現象,再美好的愿望最終也會落空。為此,市委、市政府針對營商環境工作,專門出臺了總體行動方案和9個專項行動方案,這些方案就是優化營商環境的總抓手、著力點和突破口,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招”。各縣(市、區)、各部門要對照行動方案要求,明確任務目標,加快責任分解,不折不扣地抓好工作落實。
優化營商環境,關鍵還要狠抓落實。這次全市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指出,要明確負面清單、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最大限度精簡核準事項、下放核準層級,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要細化準入條件和標準,便于企業有章可循、對號入座;要優化再造管理流程,切實提升審批效率,強化服務管理,提高事中事后監管效能,做好全程服務,以企業的獲得感檢驗改革成效;要堅持標本兼治,不僅要抓緊解決營商環境中的突出問題,還要注重從制度層面查找原因,加強制度建設和法規建設,建立完善長效機制,使優化營商環境的過程成為改革與法治良性互動的過程。可是,俗語說得好,一個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對于優化營商環境,我們不能只熱衷于定一攬子方案、搞頂層設計,貪大求全;不能指望多發一點文件,告訴大家改革改什么,落實主體責任該做些什么;不能只是列出一個責任清單,下面好“照單”辦事。落實責任,關鍵看行動,根本在擔當。對于為官從政者來講,避事”而不積極干事,躲事”而不認真處事,在其位不謀其政、任其職不盡其責,就是最大的恥辱。全市各級各部門,尤其是黨政“一把手”要以勇于擔當、敢于負責的精神,以“在位一天,趕考一天”的自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認真落實好優化營商環境各項工作。
優化營商環境是省委、市委的要求,是時代的使命,是發展所需,是廣大群眾和企業所盼。各級各部門要從事關臨汾發展的戰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認識開展這項工作的重大意義,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決打好優化營商環境這場攻堅戰,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營造良好環境。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