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后,那些追求健康的市民把活動場地慢慢地從戶外搬進了室內健身房。
然而,他們未曾想到的一個問題是,在健身房鍛煉,到底健康嗎?眾所周知,在健康房做的運動,大多是有氧運動。這就對活動場所的環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健身環境對人體的健康存在潛在的威脅,那么就會使鍛煉失去本來的意義。
現狀:健身房良莠不齊
日前,記者在走訪了幾個健身場所后,發現部分健身房存在著空氣污濁、環境臟亂差的問題。在一家地下小型健身房,記者剛走到門口,一股濕熱的空氣撲面而來,混雜著濃濃的汗味和塵味,令人有點窒息。室內相當安靜,只聽到明顯的器械的“嘩啦、咣當”的聲音和沉重的呼吸聲。記者進去體驗了大約有半個小時,一位正在健身的小伙子告訴記者,“平常都是選擇人少的時候來健身,空氣會好一些。”“那為何不到大型的健身房鍛煉身體呢?”“價錢太高了,而且人多的時候,怕連器械都用不上。”小伙子實話實說。
消費者:沒想過衛生問題
通過對一些喜愛到健身房鍛煉身體的市民采訪了解到,他們選擇健身房首要的條件:一是價格;二是教練和名氣;三是健身房是否有適合自己的項目。而對于記者提出的衛生等問題時,一位邵先生這樣回答:“每天都看到有保潔人員來打掃衛生。至于是否會得上傳染病,我沒有想過。”我市社會體育管理中心一位姓張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我省的健身房可以達標的只有少數。國家規定,一般要求集體活動區域面積至少在100平方米以上,層高則要達到3米以上,必須具有通風口,不同功能活動區還要保持一定的間隔,還要具備符合衛生安全要求的衛生間、更衣間、飲水區等相應配套設施。記者了解到,對此很多消費者表示不知。
醫生:不良環境影響健康
相關部門:仍沒有針對性的衛生標準
市衛生監督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健身房屬于混合型場所,而目前國家暫時沒有針對健身房的衛生標準。”他表示,目前運用的最新的衛生標準是國家1996年發布的規定,包含有浴池、美容院、體育館等多項公共場所,但并沒有專門針對健身房的衛生標準。目前針對健身房的管理,參考的是體育館的衛生標準,其中主要是看空氣流不流通。如果有淋浴還要參考浴池的衛生管理。健身房衛生的管理主要還是看其采取的措施,比如定期消毒、為健身人群提供健身專用衣服等等。
看來,健身房的空氣問題確實令人擔憂,市民朋友們一定要加強警惕,慎重選擇健身場所,尤其要關注其通風設施,為自己的健康負責。(記者 郭璞)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農民期待農村客運盡快恢復營運
下一篇: 車棚門前拴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