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陽春三月,走進襄汾縣大鄧鄉衛生院土地殿分院,有一種新風撲面的感覺,環境整潔、干凈,前來就診的人絡繹不絕。近年來,該院全體職工以“三個一切”為服務宗旨,以打造“健康襄汾”為目標,緊緊圍繞農村基層衛生工作這一主題,強化管理,提升服務,真抓實干,奮力拼搏,軟硬件建設得到很大改善,基本實現了農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鄉的目標。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創建“平安醫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該院投資3萬余元對醫院的取暖設施進行了更換改造,既節能又環保,保證了安全;積極爭取國家針對村衛生室的建設資金15萬元,撥付到前河、溝北、龍王廟3個村,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就醫條件和環境;努力提高全院職工的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理念,由專人負責定期排查各種安全隱患,制訂相應措施,及時整改,杜絕了各種事故的發生,為創建“平安醫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該院積極組織全院職工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貫徹執行廉政準則和八項規定,使大家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嚴肅行業紀律,大力弘揚高尚職業道德,把提高醫療質量和規范醫療行為相結合,改善醫患關系;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和醫療服務不正之風,公開向社會做出服務承諾,公布了投訴監督電話,設立了意見箱,成立了院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聘請行風監督員,接受社會監督,使各種歪風邪氣得到全面遏制,醫院各項工作步入良性循環。目前,全院干部職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服務意識得到加強,樹立了醫院良好的形象。
提高服務質量 惠及廣大群眾
該院在加強醫療設備配備的同時,不斷加強醫務人員的學習,使他們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認真學習各種醫療知識和操作常規,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業務水平,不僅專業能力得到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也得到持續改進。去年一年,門診1.1萬人次,住院65人次。該院還針對農村特點,實行無節假日制度,節假日24小時正常工作,受到患者贊譽。
近年來,國家實施了一系列衛生惠民政策,為了讓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貫徹落實到位,真正維護農民群眾切身利益,該院不斷加大惠民政策的宣傳,在醫院醒目位置設立了“藥品價格公示欄”“收費標準公示欄”和“意見箱”。同時定期對外公布參合農民醫療費用補償信息及合作醫療基金運行情況,實行陽光操作,讓廣大參合農民真正感受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帶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從而轉變觀念,積極主動參加支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完善公共衛生體系 凝心聚力謀發展
搞好公共衛生服務,加大健康教育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的健康保健意識,是該院工作的重點。該院每年都要下鄉進村、校舉辦傳染病、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急救知識等培訓,為老百姓講科普常識,讓群眾不斷提高自我健康保健意識和健康保護能力,讓他們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預防等知識,提高了農民群眾的衛生保健水平。
去年以來,該院在對轄區內居民全部建立了健康檔案的基礎上,下鄉免費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等進行健康體檢,進行兒童計劃免疫預防接種等,受到廣大老百姓的贊揚和歡迎。為了便于村衛生室更好地開展工作,該院還投資3萬余元安裝專用網線和中醫體質辯證軟件。新農合實行先住院后付費的診療服務模式,解決了患者在住院治療中遇到的沒錢無法住院的難題,該院為住院患者墊付醫藥費12萬余元,讓廣大老百姓更多地享受新農合惠民政策帶來的好處和實惠,做到了為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
記者 范韶華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