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廢舊的木板、釘子、木鋸、刨子……經過他的“神手”,一塊塊早已“下崗”的材料,瞬間“變身”桌椅板凳,大大方便了社區居民的休閑活動。他就是吳進倉,一個身退心不退、“閑不住”的熱心老黨員。
75歲的吳進倉,家住堯都區車站社區鐵路大宿舍12號樓。1977年入黨,從警35年的他,1998年從臨鐵公安處退休后,便開始了自己愉快的晚年生活。
“從小我就喜歡木工活,經常看著別人做活,自己在一旁跟著學。”1999年,看到樓前的空地是一個居民休閑活動的不錯去處,然而因沒有桌椅板凳而難以聚攏人氣。于是,吳進倉便開始琢磨自制桌椅,讓大伙都到這來活動。”有了想法后,吳進倉立刻開始行動,四處收集廢舊的沙發、木板,用自己制作的木鋸和刨子,三下五除二,一個個廢舊的桌椅隨之獲得了“重生”。“老伴患有癌癥十幾年了,我也有糖尿病,平時的退休金就是我們的看病、養老錢。所以,為了制作桌椅板凳,經常是到處撿廢舊的瓶子,用賣了廢品的錢買釘子、乳膠。”吳進倉說。
轉眼十六載,吳進倉用一份堅持陸續制作出近200個桌椅板凳。在他熱心的帶動下,先后有3位居民自告奮勇,拜他為師,學習“手藝”,共同為社區文體活動建設盡心盡力。
“如今,這個小廣場已經成了大伙每日聚會休閑的必來之處,年齡最大的97歲,最小的也有54歲了。打撲克、下象棋、做運動,大家一起聊家常,談養生,說說笑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老年娛樂協會’。”作為一個有著38年黨齡的老黨員,吳進倉說,只要自己的身體允許,只要群眾還需要,他就會一直做下去,踐行一個黨員的承諾,身先士卒,為居民謀福利,為和諧小區再盡綿薄之力。(成華)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