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3時,市區氣溫已接近36℃,驕陽當空,偶爾吹過的微風沒有帶來絲毫的涼意,卻挾裹著令人窒息的熱浪。
在濱河路某商品房建設現場,幾十名工人正頭頂烈日揮汗如雨的工作,40歲的張連虎是他們其中的一員。入伏以來,張連虎和工友們按照工地的安排調整了作息時間,“每天一大早便開工,上午11點收工休息,下午3點上班,7點半下班。空出一中午時間用來休息。”張連虎敏捷地從腳手架上爬下,擰開放在一旁的大水杯,“咕嘟咕嘟”仰頭喝了起來。
張連虎喝的是工地專門為他們所準備的解暑降溫的綠豆湯。這些吃住都在附近的建筑工人們,早上和下午上班的時候,都會用自帶的水杯從工地食堂里裝上一杯,天氣太熱時,稍微補充緩解一下。
“出門在外,能省則省。現在的礦泉水都要一塊一瓶,還不經喝。”操著濃重的四川口音,張連虎對記者憨厚一笑,眉宇間滿是質樸。
工地負責人王經理告訴記者,除了綠豆湯,施工單位還為工人們提供了“涼白開”、藿香正氣水等飲品藥品,并搭了一個簡單的遮陽棚,供工人們臨時乘涼。“每天下班后,我們會第一時間查看第二天的天氣預報。工人的身體是第一位的,我們施工時會避開高溫段,采取早晚兩頭施工的方式。如果有的工序必須趕工,則縮短工人工作時間,實行多班倒。”和張連虎一樣,混凝土攪拌工小劉也來自四川,他的皮膚被曬得黝黑,臉上和衣服上都濺滿了水泥斑點,“工地領導一再叮囑我們扛不住就歇會兒再干,但我們是按照工作量計酬,大家都不舍得歇。可天氣實在是太熱了,我去洗把臉降降溫。”話剛說完,小劉便一溜煙地向不遠處的自來水龍頭跑去,用礦泉水瓶接了一瓶水,一股腦兒地朝臉上澆去……離開采訪現場已經黃昏,可“倔強”的氣溫依然居高不下。對建筑工人而言,在這樣的天氣下施工,毅力和體力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即便如此,他們依然無怨無悔,用辛勤和汗水匯就著城市異彩紛呈的明天。(記者 邱睿)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