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三基建設”是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特色載體和強基固本的關鍵舉措。過去的一年,市農業委員會緊緊圍繞“抓黨建、強‘三基’”的工作要求,精心組織,強化措施,高位推進,“三基建設”工作取得成效。那么,市農委是如何結合實際工作推進“三基建設”的?為此,記者專訪了市農業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王曉民。
“三基建設”是一項抓基層、打基礎、謀長遠的重大決策。“市農委將‘三基建設’融入一件件實實在在的工作中,力求讓基層組織更牢、基礎工作更實,讓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基本能力更強。”王曉民說。
組織建設方面,成立了“三基建設”領導組,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黨總支委員會并健全了各級基層黨組織;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定期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
基礎工作方面,堅持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進一步優化農業種植結構,加快農產品品牌建設,培育壯大農產品加工企業,大力發展農業新產業新業態,取得了豐碩成果。全市新建改建設施蔬菜2.1萬畝、新發展和改造老果園15.8萬畝、新發展中藥材22.1萬畝,全年糧食總產26.1億公斤,又是一個高產年;整合打造了吉縣蘋果、隰縣玉露香梨、安澤連翹等一批跨縣域特色農產品品牌;加快農產品加工企業轉型升級,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收入達到近8億元;加快推進特色產業扶貧,帶動3.23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基本能力方面,強化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組織政治理論學習,開展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暨維護核心、見諸行動主題教育以及“加強作風建設,做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優秀干部”專項活動,堅持“五個倡導、五個反對”,干部作風明顯轉變;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方式,認真開展“三農”大講堂、“黨員先鋒行服務農業農村”、“干部能力提升專題班”等活動,干部能力明顯提升。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的開局之年,王曉民表示,市農委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力做好2018年農業農村工作。具體而言,就是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深化農村土地確權、土地流轉、農村產權制度三項改革,全力推進優質農產品出口示范區、黃土高原有機旱作先行區、休閑農業全域旅游區三大區域建設,打造隰縣玉露香梨和安澤連翹兩個國家級品牌,實施特色產業提質、壯大農產品加工、環境治理、脫貧攻堅、新型經營主體壯大、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人才培育、安全生產八大工程,加快推進我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建設富裕、文明、綠色、幸福新臨汾做出新貢獻!
記者 李衛紅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