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對過去的五年這樣總結:“五年來,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生活顯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設邁出新步伐,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社會建設取得新進步……”而這一切舉世矚目的新變化,求真務實是關鍵。只有把“求真務實”貫穿于黨的作風建設整個過程當中,切實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中國才能發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目標才能實現,所以說求真務實,不僅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也是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重要體現。
一、只有求真務實才能保持黨的先進性
真與實,自古就是中華民族倫理道德的基本規范。所謂“不受虛言,不納浮術,不采華名,不興偽事”,就是千百年來對人們做人、辦事的基本要求。“求真”是一個認識世界、探索規律的過程,“務實”是一個改造世界、創造實績的過程,都鮮明地體現出科學實踐觀的特點,體現出實踐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特點。從一般意義上說,求真務實作為人對于世界和事業的一種態度和作風,本身并不直接具有政治屬性,對于所有的人來說,都有一個盡可能求真務實的問題。但是,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求真務實是一項鄭重的政治要求,是黨性的一種表現,是一種必須具備的政治品格。
我們黨多年來一直強調求真務實,一直倡導求真務實,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時期就要求全黨“實事求是,力戒空談”。鄧小平同志突出強調,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江澤民同志再三強調,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一大禍害,必須狠剎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歪風,時時處處堅持重實際、說實話、務實事、求實效。大力發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工作作風。多年來,我黨一直倡導“以民為本”的執政觀念,在這一大的思想要求下,全體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堅持“以實干樹權威,以實數求發展,以實效贏民心”,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二、只有求真務實,才能不斷地探索和創新
求真務實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也是非常嚴肅的要求。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講話中強調,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關鍵是要引導全黨同志不斷求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之真,務堅持長期艱苦奮斗之實;求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發展規律之真,務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之實;求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務發展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實;求共產黨執政規律之真,務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之實。這四“求”四“務”,站在全黨事業和工作大局的高度,站在歷史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高度,在全黨事業和工作大局的高度,站在歷史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高度,站在黨與人民群眾根本關系的高度,揭示了新的歷史條件下求真務實的內涵、本質和關鍵,深化了我們對求真務實要求的理解和認識。
這四“求”四“務”,昭示著我們共產黨人必須保持與時俱進精神,在實踐中去不倦地探索、艱苦地創業。感悟黨的十八大精神使我深深感到,作為一個金融基層領導者,立足于金融實際,求科學發展之真,務穩健發展之實;求破除障礙因素之真,務創新發展之實,這不僅是弘揚求真務實精神的內在要求,也是創造性開展保先教育活動的應有之義。金融干部以求真務實為引領,積極探索支持當地發展,支持經濟繁榮,支持中小企業,服務“三農”體系中,務實開拓產品,創新深化服務,延伸進展市場,全層多位覆蓋,然后根據這個規律指導我們服務龍頭項目、基地擴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標準化生產以及品牌、包裝、宣傳等產業提升的各個環節,努力把每一步都變成先富一方的扎實行動。所謂“求民情民心所向之真,務凝聚心力之實”,就是要求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探索“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這樣一個規律,牢固樹立以民為本的執政觀,始終把群眾的發展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決策問民意,干事顧民情,創業得民心,唱響“實心打基礎、全心干事業、一心謀發展”這個主旋律,把全行人員的心力凝聚到“誠信立業,穩健行遠”這個目標上來。所謂“求破除障礙因素之真,務跨越式發展之實”,就是要求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探索唯有解放思想,破除束縛,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這樣一個規律,以保先教育活動為契機,找準思想、工作上障礙發展的癥結所在,通過積極、主動地整改,為加快科學發展、穩健發展、正規發展打造良好的環境。
三、只有求真務實,才能搶得發展制高點
求真務實體現在金融機構,就是要具有超前意識,要避開產品“通”性弊病,種類不求同而求新,不求多而求特,不求全而求實,以多樣化而實,以多類化而用,以多元化而精,立體占領市場,創新求得發展。在金融產品上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效益性為創新核心。金融創新的最終目的是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獲取利潤的最大化。目前,商業銀行對金融業務的創新主要設計一些簡單易行,便于操作,同時投資少、見效快、高盈利的金融業務新品種,以便及早投入市場,既受益于社會,又有利于增加自身收入。
2.以借鑒吸納性為主。吸納性創新就是將國外已有的創新成果吸收運用于本國金融業。各國創新的歷程表明,獨創性創新多發生于金融業務高度發達、文化程度很高的國家,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主要進行借鑒吸納性創新。
3.以滿足創新需求為目標。首先在資產業務方面,應致力推出新型的貸款種類及靈活多樣的貸款方式,如在消費貸款領域,商業銀行有很大的創新空間。但在追求貸款種類多樣化以滿足各種信貸需求同時,要特別重視貸款質量及盈利性。其次在負債業務方面,商業銀行需要創造兼備安全、流動性和盈利性的新型負債種類以滿足各類債權人的不同需求。
4.以交叉綜合、嫁接雜交為基本思路進行創新活動。當前,國有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基本思路主要可以考慮以下兩方面:一是交叉綜合,即創新活動的展開或創新意向的獲得可以通過各種學科知識的交叉綜合得到。二是嫁接雜交,即在自己現有的特色品種與別人先進的創新方式、方法結合起來進行創新,并通過新的思路和措施,改造和提高原有的金融品種和功能。
(作者系農行侯馬市支行黨委書記、行長 楊午陽)
責任編輯:邱睿
上一篇: 我市煤炭企業依靠科技轉型升級的思考
下一篇: 反腐防變要“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