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7月份的天氣酷暑難耐,在位于侯馬市大運高速引線宋郭村段的中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臨汾分公司侯馬油庫內一群工人正在忙碌著油庫改造作業。
據了解,中石油侯馬油庫始建于2003年3月,于2004年2月投產,庫區分儲罐區、公路裝卸車區、鐵路卸車區、行政及輔助作業區四部分。目前,油庫有儲罐8座,其中4座4500m3拱頂柴油罐,4座3000m3內浮頂汽油罐,另有15m3常壓掃倉罐,油品入庫以鐵路為主,公路為輔,出庫則以公路為主。
“根據省政府下發的《關于做好車用乙醇汽油推廣使用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和市應急管理局對危化品企業全面做好防范工作的指示,今年對侯馬油庫乙醇調和項目進行改造,改造后將全面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油庫主任李天武說,此次改造從6月10日開始,預計國慶節前完工,改造工期約100天,為了保障周邊地區的成品油供應,油庫在正常收發油作業的同時進行改造,安全、保供、工程質量三者一點都不能松懈。
據悉,中石油侯馬油庫乙醇汽油改造將原有的其中一座3000m3汽油儲罐改為乙醇儲罐,增加了鐵路與公路卸乙醇泵及相應管線,同時,公路發油系統增加乙醇在線調合,并新建2座1600m3消防水罐及變壓器增容等配套工程,此次乙醇汽油改造的同時將對安保設施進行升級,完善儲罐液位計量及緊急聯鎖自動控制系統,新增了23套鐵路安全系掛架,更換了23套鐵路卸油鶴管配套閥門,并增設止回閥,公路裝卸區地面硬化等。
為確保改造安全進行,侯馬市應急管理局多次前來指導,提出具體要求。“成品油庫改造屬一級爆炸危險環境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做好施工安全,質量管理責任重于泰山。”施工方哈爾濱天源石化項目經理馬世政說,在項目施工中及時、完整、有效地抓好油庫改造工程的安全、質量管理控制是創建優質優良工程的根本,是給業主最好的回報。
“這會兒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施工中你們要打起精神,注意安全。”施工安全員劉強向工友提醒著,說完他拿起空氣檢測儀走向庫區進行檢測,“持續高溫的天氣容易出現滴、漏、撒、冒等現象,會形成易燃有害的油蒸氣,尤其是每天的高溫時段,由于操作不當,油品極易揮發成油蒸氣迅速地在油站聚集,非常容易造成火災事故的可能,杜絕安全隱患要靠科技手段,更要靠日常管理。”
“施工中,我們狠抓安全管理,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明確了油庫改造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杜絕施工中各類安全事故發生。”施工經理于勝平說,本次改造對油庫是一個全新升級,對智能化系統進行了整合,將原來各個系統單獨運行升級至所有系統集成運行,整合后的系統可以實現全自動連鎖報警,增加了系統報警裝置,通過技術的更新,替代了人員操作過程中的失誤。
在改造中,哈爾濱天源石化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制訂了進度統籌計劃,精準每個工藝的時間節點,每日查看進度、每周召開進度會“以日保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月”。發油時做新罐區改造作業,發油完畢后,現場監護、油庫主任、監理、安全部門等會簽單位查看動電、動火等特殊作業達到安全要求后簽發作業票,在銷售高峰期,采取白天保供、晚上施工的方式,確保施工按進度進行。
“此次改造完成后,將把乙醇汽油推向市場,使得環境更加優良,大氣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李天武說,改造后中國石油將會用最好的產品和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記者 孫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