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一兵在浮山調研時指出
優化產業布局 加速退城入園 推動轉型升級
臨汾新聞網訊 (記者 張浩) 4月20日,市委副書記、市長董一兵到浮山縣調研,他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新發展理念,在優化產業布局上下功夫,加速工業企業退城入園,加快轉型升級,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副市長張翔,市政府辦公室,市發改委、市水利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商務局、市工信局等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
在浮山縣北王新材料產業園區,董一兵看展板、聽介紹,詳細了解了園區總體規劃、產業布局及供電、供水、供氣、道路、用地等要素保障情況,查看了嘉鑫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及負極材料項目、華恒活性炭項目和擬落地的同世達焦化項目進展情況。隨后,董一兵來到引沁入汾浮山供水工程出水口、臣南河水庫,現場查看工程建設進度,詢問了解北王新材料產業園區供水情況。
調研中,董一兵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浮山工業總體布局和安澤經濟開發區建設情況匯報,市直各部門負責人在會上作了發言。董一兵指出,當前,我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倒數第一,主要原因是散煤燃燒和工業排放,全市大部分工業企業又集中布局在汾河谷地,由于“兩山夾一川”的特殊地理環境,極不利于污染物擴散,導致布局不合理的問題日益凸顯。我們必須在優化產業布局上下功夫,突出抓好高污染、高排放工業企業的提標改造、淘汰整合、退城入園,鼓勵焦化、鋼鐵產能向產業優勢明顯和環境容量充足的地區和園區轉移,徹底改變臨汾發展的產業布局。
董一兵指出,浮山資源富集,生態環境良好,是我市轉型發展的重要腹地,具備發展工業園區的條件和優勢。下一步要抓緊做好園區總體產業規劃及規劃環評,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拓展延伸園區產業鏈條,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要提高園區項目建設標準,執行更嚴格的環保要求,打造“花園式”企業。要強化服務保障,倒排工期,全力加快園區道路、供水、供電、供氣、污水處理回用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推動經濟發展提供高質量的要素服務。市直各相關部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深化轉型項目建設年活動要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支持和幫扶力度,積極主動做好項目的規劃、土地、環評等工作,為全市經濟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