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劉文軍) 最美的風景是人,最好的文明是愛心。古縣的城市更美了,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志愿服務活動遍布城鄉,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區文明程度極大提升,處處透露出文明氣息。今年以來,古縣將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納入全縣整體工作布局,打響創建攻堅戰,奮力實現創建目標。
古縣歷史悠久、人杰地靈、物華天寶,擁有“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城”“省級環保模范城”“省級文化強縣”等眾多閃光的名片,2015年以來連續兩屆被提名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古縣縣委書記龐明明認為,該縣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縣域綜合競爭力既表現為以經濟發展為核心的“硬實力”,更體現在以精神文明建設為引領的“軟實力”。為此,圍繞“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的125條測評標準,全縣上下眾志成城,掀起了創建文明城市活動熱潮。
大力營造濃厚創建氛圍。該縣充分發揮電視、報刊、網站、微信公眾號作用,開設宣傳專欄,常態化宣傳創建工作。在縣城廣場、主要街道設置道德楷模宣傳欄、事跡展板、景觀燈、太陽能燈箱、多功能垃圾箱和遵德守禮文明提示牌,在窗口單位、賓館酒店擺放《市民文明手冊》和《創文宣傳手冊》,多渠道、全方位進行創建工作宣傳。今年8月份,該縣成功舉辦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專場文藝晚會,晚會現場專門設定了應知應會有獎問答環節,通過“網易新聞”等同步直播,當晚收看直播的觀眾達到3萬余人,大大提高了市民對創建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
打造典型示范帶動。該縣在縣直部門、社區、居民小區分別設置了示范點,將各項任務清單設計成任務展板,懸掛在醒目位置,明確任務責任人和完成時限,任務完成一項、銷號標注一項,動員廣大黨員干部發揮志愿精神,積極參與到創建氛圍營造、環境衛生整治、公共秩序維護、主題活動開展等工作中,促進創建工作和黨建工作雙提升。另外,該縣還及時將各類示范點建設的成功經驗進行總結,在全縣范圍進行推廣,有效帶動了創建活動開展。
多措并舉全面提升。該縣一是積極組織開展創建主題活動。在春節、元宵節期間組織開展了“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對道德楷模進行了慰問;3月5日組織開展了“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3月15日開展了“3·15信用讓消費更放心”主題宣傳活動;5月16日舉行唱響時代贊歌大型合唱活動;牡丹文化旅游節期間,組織志愿者開展文明旅游專項志愿服務活動。二是全面改善城鄉基礎設施。該縣投資2200余萬元,對8條道路進行改造,修補道路坑洼889平方米,硬化裸露場地432平方米,改造人行道無障礙坡道32處,更換下水井蓋265處;對相如公園、十里長廊、藍天碧水等縣城景觀進行提升改造,鋪設彩色瀝青健康步道5460米;大力開展城市綠化,新增綠化面積5萬平方米;“四好農村路”建設有序推進;舉辦農村改廁宣傳及技術專題培訓會4次,培訓300余人。三是深入開展城鄉秩序提升工程。該縣順利通過“國家衛生縣城”復審,繼續擦亮金字招牌;積極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活動,集中清理衛生死角,加強農貿市場整治;組織開展“文明交通”主題活動,大力整治交通違法行為,全力改善交通秩序,有序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四是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該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基本建成,并在石壁鄉、南垣鄉試點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岳陽鎮灣里社區、舊縣鎮錢家峪村、古縣財政局試點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下一步將全面推廣,逐步實現縣、鄉、村三級全覆蓋。五是提升志愿服務組織化程度。該縣組織成立了志愿服務聯合會,選舉產生了組織機構、理事單位,并確定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集中辦公,目前全縣志愿者已達14210人。
如今,古縣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為確保創建工作加快推進,該縣將進一步樹立“精品化建設、精細化管理、精致化共享”理念,圍繞《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對標對表,從嚴從快,全力破解創建工作這個重點和難點,全面提升全縣人民的幸福指數。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