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強 趙志英)走進浮山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放眼望去,寬敞筆直的機耕路兩旁綠油油的蔬菜、作物隨風擺動,新建的一條條輸水管道鋪設到田間地頭,出水口汩汩的流水正澆灌著片片農田……近年來,浮山縣把農業綜合開發作為實現農民增收的一項民心工程來抓,在項目建設上,他們一是因地制宜,根據項目區的供水水系、土壤分類、林網布局等多種情況,按照田塊方整化、溝渠標準化、道路網絡化、田間林網化和灌溉節水化、渠道防滲化、作業機械化進行規劃設計,并與保護生態環境相結合,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二是廣納民意,充分聽取項目區農民的意見和建議,遵循他們的種植傳統,從實際出發,確定管道、道路的布局與走向;三是邀請農業、水利等部門的技術人員,對項目區水系進行系統考察,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系統規劃,確保項目區旱能灌、澇能排、渠相連、路相通,項目區結構調整、作物布局、引進技術科學合理;四是狠抓工程的管護工作,把管護的關口前移,做到項目開建、管護到位,提出了“民營化體制、專業化隊伍、市場化運作”的基本指導思想,基本形成了村村有項目、戶戶忙致富的喜人景象。
自項目開始建設以來,該縣先后投資6000余萬元,完成的土地治理項目涉及4個鄉鎮、44個村莊,總面積達6.73萬畝,相關技術培訓達15600人次,3.6萬余人從中受益,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優化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責任編輯:劉靜
上一篇: 響水河鎮:讓“候鳥”干部不再“走讀”
下一篇: 浮山縣為貧困殘疾人家庭謀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