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大寧縣委宣傳部堅持以建設“三大基地”為根本,以弘揚“三大優秀歷史文化”為突破口,促進“六大發展”,努力推進“五個新常態”,切實推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切實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該縣積極與新華網、人民網聯系,利用手機終端進行宣傳,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人才隊伍的共享,努力宣傳全縣主導產業、民生工程、特色文化,宣傳典型人物事跡,激發全縣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熱情??h廣電中心充分發揮優勢,精心策劃,開辟更多欄目節目,以精準短小、鮮活快捷、吸引力強、形式多樣的內容,對外全面宣傳大寧,傳播正能量。為擴大輿論影響力。深入開展“走轉改”活動,組織新聞中心記者深入基層、深入生活實地采訪,增強新聞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影響力,力爭出好稿、出精品,上大報、上頭條,堅持新聞發布制度,提高新聞發言人水平。努力做好紅色文化宣傳;充分發揮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著力激濁揚清、敦風化俗,做好廉政文化宣傳。認真落實《大寧縣網絡輿情應急處置辦法》,提高重大輿情預警、發現和處置能力,實行24小時不間斷日常監測和實時巡查,及時解決苗頭性問題、傾向性問題,旗幟鮮明地唱響主旋律。
在文化惠民工程建設中,繼續完善縣體育場和休閑中心的建設,以二郎山、黃河仙子祠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規劃開發以黃河仙子祠旅游景區為中心的旅游產業項目,啟動美麗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項目。搞好高山臺改造工程的實施,擴大農村有線電視覆蓋面,啟動農村宜居提升工程。組織全縣文藝工作者緊緊圍繞“三大優秀歷史文化”,廣泛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中國精神·中國夢”文藝創作活動、“結對子、種文化、全覆蓋”采風活動,使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群眾成為常態,創作出有道德、有溫度、有真情、動人心的文藝作品。編創“黃河仙子傳說”歌舞和宣傳片,舉辦創作人員培訓班、筆會、作品研討會,加強文藝創作隊伍建設,力爭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拿名次。同時完善縣、鄉、村三級文化設施網絡,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組織好第四屆消夏月等節慶文化活動和“美麗大寧鄉村行”活動。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送戲、送電影下鄉及優秀戲曲展演系列活動。編輯出版《歲月如歌》一書,出版《昕水文藝》《圖說大寧》《小金殿趣話》等。廉政文化以“八進五統籌”為抓手,有效開展讀書思廉活動,打造廉政文化一條街、廉政文化廣場,舉辦廉政文化演講賽、書畫展、文藝晚會等系列活動,讓廣大群眾充分感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 (侯耀強 楊文蓮)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