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白建成陪同來訪企業代表參觀甘亭新型工業園區
我市首片高效光伏組件在臨汾經濟開發區晶旭新能源生產基地成功下線
甘亭污水處理廠竣工驗收并投入運行,這是華北首個出水水質達地表Ⅲ類水的概念污水處理廠。
山西中部智造公司承建清徐·跨汾河大橋工程首聯鋼梁出廠發車
以臨汾晶旭新能源公司為鏈主的百億級新能源產業園區
百億級數字智慧產業園區
百億級節能環保產業園——臨宜環??萍籍a業園
臨汾經濟開發區與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舉行投資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中科尚昇新能源科技(山西)有限公司57臺新能源環衛車成功下線出口伊拉克
臨汾農村集體經濟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蒲縣生活污水廠項目設備順利出廠,助力“一泓清水入黃河”。
我市首臺“油改電”工程車在山西堯興新能源科技公司下線
以華翔集團為鏈主的百億級綠色智能制造園區
以中聯恒創為鏈主的百億級光電新材料產業園區
2023年是臨汾經濟開發區全面挺進全省開發區第一方陣前列的重要一年,全區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發展活力勃發奔涌,經濟底色越來越足,發展勢頭更加強勁,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氣的答卷。
從六個“度”看發展亮點
提士氣,經濟發展有速度
2023年,在團結奮進的領導班子帶領下,廣大干部職工始終相信“相信的力量”,牢固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和“物質不夠精神補、白天不夠晚上補”的服務意識,以“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的過硬作風,人心思企,人心思商,人心思發展,推動“積小勝”轉變“成大勢”。
全區各項省考經濟指標均有較大提升,圓滿完成省考指標,預計全年達到優秀等次,持續鞏固了邁入全省開發區第一方陣前列的優異成績。
全年外出招商30余次,完成各類簽約項目20個,億元以上項目16個,簽約額突破150億元,中聯恒創、中部智造、晶旭、樊氏、碳零、360、浪潮等一批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相繼開工、投產。
展朝氣,轉型升級有廣度
在轉型升級中構筑“產業生態”,五個“百億級產業園”初見雛形。中部智造、恒創管業、中科尚昇等在科創園集聚發展,形成臨開綠色智能制造產業園;中聯恒創、偉宸電子、易迅防抖等多個項目攜手合作,光電產業園蓄勢待發;晶旭、國電投、粵水電、樊氏等項目相繼落地,新能源產業鏈逐步完善,新能源產業園發展迅速;臨宜環保產業園企業入駐率90%以上;數字產業園正式使用,360、浪潮、老虎云等數字龍頭企業已經入駐。
臨汾晶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片高效光伏組件成功下線,填補了我市在該領域制造生產的空白。中部智造首聯鋼梁在省內推廣,中科尚昇特種車輛出口伊拉克,打造了臨開“新品牌”。在全市率先啟動“臨汾綠色運輸試點城市”示范項目,堯興新能源“油改電”裝載機投入運行。
全力實施“一泓清水入黃河”兩個省定工程項目建設,甘亭污水處理廠完成竣工驗收并投入運行,中水回用工程完成三條道路的管網鋪設。
聚人氣,營商環境有溫度
建立健全“24小時書記直通車”“一二三辦結制”“并聯審批”“7×24小時不打烊”等服務機制,促進審批時限壓減62.6%,創建“優審通”“全代辦”營商環境服務品牌。中聯恒創從土地摘牌到施工許可辦結不到40個工作日。紫光智能制造項目從營業執照辦理、項目立項到首條生產線試運營僅用17天。宏源數智中心項目1天時間核發施工許可證。
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舉辦新能源光伏產業供需對接會和臨汾市光伏產業鏈協同發展推進會,幫助企業簽訂1.2GW光伏組件銷售協議,讓入區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增底氣,要素保障有厚度
爭取專項債9.28億元和中央、省級專項資金、數字經濟、“專精特新”、高新技術等資金5000余萬元,積極撬動社會資本6.7億元,為項目建設注入強大資金活力。
新建“概念標準化廠房”近30余萬平方米,累計建成60多萬平方米??萍紕撔禄?一期)標準化廠房同年建設同年達到入駐條件,入駐率達到100%。
深入實施“標準地”改革,成功實現甘亭工業園區土地自主掛牌出讓。2023年出讓“標準地”5宗586.04畝,確保重點項目加快推進。
甘亭工業園區南外環東延、第六大道、南大街等多條道路建成通車,園區27萬平方米的綠化景觀呈多層次、立體化布置,已逐步實現工廠園區化、園區景觀化、景觀時尚化、時尚現代化。
接地氣,民生實事有力度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解決“芳馨園長達7年未交房”“城市之光和泰和廣場小區居民反映未供暖”等各類信訪事項與“坂下社區還遷樓12年消防設施不健全、停車難及郭家莊一期還遷小區6年消防設施不健全”等歷史遺留問題。
在全省率先建立5個社區微型消防站;修復上樊社區長期存在安全隱患的護坡和消防通道;完成10個小區黨群服務驛站標準化建設,坂下社區幸福養老工程開業運營;完成銀苑新村、審計文明等老舊小區改造;老區雨污分流改造一期工程竣工;常興西街建成通車;新增城市綠地約6.8萬平方米,新建極具特點的清心園、法治園等5處游園。
揚正氣,黨建工作有深度
做好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將黨組織的“觸角”延伸到園區、企業、工地、小區等各個基層神經末梢,完善19個暖新驛站,成立晶旭、埠瑞聯特、中部智造、水生態等非公企業黨支部,以“黨建+”模式開啟園區融合共促新活力。
高標準建設人才產業園,深入開展“黨政正職訪名?!被顒?,簽訂區校、校企合作協議31項。
宣傳報道工作緊緊圍繞全區發展中心任務,
發布1273篇、103.1萬字的宣傳信息,進一步凝聚起干部職工的奮進力量,全方位展現了開放包容、親商惠商、投資熱土的臨開形象,為全區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