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隰縣以增進民生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執法職能、責任傳導、服務資源“三個下沉”。
抓執法職能下沉,推進鄉鎮執法隊伍改革。該縣探索形成“12345”工作法,推動鄉鎮綜合執法改革走深走實,健全完善組織架構,充實執法人員力量;建立“5+2”保障機制(考評考核保障、場所設備保障、執法人員保障、工作經費保障、待遇報酬保障和執法專員包聯機制、聯席研判機制),推動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有效開展;同時,創新“一村一警一輔警+基層黨建”工作機制,為全縣73個村(社區)黨組織選派專職副書記、警務專干197名,履行加強黨建、輔助執法、法制教育、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治安等職能,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抓責任傳導下沉,實行村黨組織指數化考評。按照“全覆蓋、小切口”的原則,該縣構建“7+2”日常考核指標體系(7項核心指標+重點任務指標+鄉鎮自定指標),將量大面寬的基層工作分為組織建設、基礎工作、產業發展、集體經濟、風險隱患管控、人居環境、鄉風文明7大指數,每個指數設置4至6項核心指標,累計36項指標,讓“抓什么”一目了然、“怎么抓”一清二楚;同時,實行“一周一調度、一月一研判、一季一評比”制度,以周或季度為周期,根據階段性任務和重點工作,對考核指標進行“雙動態”調整,推動基層干部在重難點任務上集中精力、重點攻堅。
抓服務資源下沉,推動農村幸福小院建設。該縣整合農村閑置校舍、日間照料中心等資源,以“鄰里照料、助餐助浴、休閑活動、抱團互助”為主要服務方式,解決農村老人就餐、娛樂、洗浴、理發、洗衣等生活問題。同時,探索建立幸福小院運行管理制度,較好地滿足了老年人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 (隰組軒)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