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鄉村建設評價試點縣”“全國村民自治模范縣”“全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示范單位”……這些國家級榮譽都“花落”曲沃縣,不久前,我省發布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和項目名單,曲沃縣(法治引領保障鄉村振興)又榜上有名。
近年來,曲沃縣始終把鄉村振興作為推動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重點聚焦鄉村治理法治化、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矛盾糾紛排查及時化,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法治先行”工程,以法治之力賦能鄉村振興,在依法治農、依法護農、依法興農上走出了一條具有曲沃特色的法治之路。
依法治農——
以法治理念繪就鄉村振興藍圖
鄉村振興,離不開法治。
曲沃縣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始終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把法治引領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作來抓,法治鄉村建設被曲沃縣委、縣政府列為一把手工程,堅持高點定位,科學謀劃,成立“曲沃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編制《曲沃縣鄉村振興總體規劃》,做到了與經濟建設同研究、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明確了在法治軌道上推進鄉村振興的總綱領和路線圖后,相關單位立足職能,制定出臺法治鄉村建設系列文件,構建了法治建設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的制度框架,真正實現了鄉村振興工作有規可依、有章可循。
“我們縣是農業大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的嚴格規范公正文明關系著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曲沃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副隊長衛廣來介紹,曲沃縣以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為突破口,以規范農業執法行為為著力點,致力打通行政執法“最后一公里”,不斷將綜合行政執法優勢轉化為基層社會治理效能。曲沃縣組建了鄉鎮綜合行政執法隊,由鄉(鎮)長任執法隊長,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把統一指揮和統籌協調職能交給了鄉鎮,推行“鄉鎮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模式,創新執法方式,實施前置執法。
依法護農——
以法治建設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實現鄉村有效治理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曲沃縣堅持多管齊下,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縣、鄉、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深入開展“免費法律咨詢惠民工程”,實現了縣級有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鄉鎮有公共法律服務站、村村有公共法律服務室,“惠民工程”開展以來,已累計解答群眾咨詢13000余人次;大力培育“農村法律明白人”,每村遴選3—5名熱愛法律、熱心公益的“法律明白人”,就近開展普法宣傳、解答群眾咨詢;健全完善基層民調組織,選拔人民調解員200余名,及時化解農民生產生活中遇到的矛盾糾紛,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該縣深入推進“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楊談鄉石橋堡村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里村鎮里村、高顯鎮太許村、史村鎮南常村被評為“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持續加強農村自治組織法治化建設,實現了村委會換屆選舉村民參選率均在92%以上,全縣114個行政村、8個社區制定村規民約,實現基層民主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形成了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民主格局。“我們村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為抓手,積極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建立了‘一部兩會三隊’工作機制,不斷推進道德品質建設,倡導文明新風,提高村民道德意識。同時,加強法治宣傳,推進依法治村,護航產業發展,建成了菊花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基地,托起了村民們的致富夢。”高顯鎮太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孫彥斌說。
依法興農——
以法治營商環境護航鄉村發展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在制定“八五”普法規劃過程中,曲沃縣充分考慮農村的法治需求,不斷延伸農村法治建設陣地,豐富法治宣傳內容,常態化開展“法治三下鄉”“鄉村振興、法治先行”等法治創建活動,不斷創新法治宣傳形式,通過創辦公眾號、編排情景劇、開設法治專欄、線上預約解答等方式,為廣大群眾提供多種法治文化“大餐”。
村民法治意識的提高、鄉村治理效能的提升、鄉村治理領域行政執法的規范,為鄉村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激活了鄉村發展活力,實現了鄉村經濟的穩步增長。據了解,2022年曲沃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7.4億元,比上年增長4.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90元,增長6.2%。同年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首批創建名單,形成了具有引領性的鄉村振興領域改革創新成果。
鄉村振興風正勁,沃野阡陌綻新顏。曲沃縣將進一步加大法治鄉村建設力度,用法治引領鄉村善治,用法治帶動村民致富,把法治融入鄉村治理全過程各環節,不斷夯實基層法治基礎,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記者 白潔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