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目標有作為 踔厲奮發啟征程
——大寧縣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紀實
大寧縣位于晉西呂梁山南端、黃河東岸、臨汾市西北部。作為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大寧縣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奮發圖強,積極作為,在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摘帽”。
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和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推動大寧縣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大寧縣縣委書記王曉斌說:“我們的任務就是讓落后的大寧在我們手中有大變化、有大作為。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真抓實干、久久為功,奮力譜寫小縣也有大作為的新篇章。”
精準發力 持續實施民生工程
大寧縣嚴格落實控輟保學,同時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實施好大寧一中新校區、大寧二中實驗綜合樓等項目,謀劃推進職業中學建設,城南路棚戶區改造配建幼兒園秋季開園招生,著力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優化教師資源配置,保障教師工資待遇,不斷提升教學質量。深化教育改革,圍繞“雙減”要求,落實好“五項管理”“十項措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基本醫療方面,鞏固拓展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成果,完成縣醫院新院區搬遷和鄉鎮衛生院升級改造。完善急救醫療服務體系,有序推進胸痛中心規范化建設,改善醫療服務條件。深入推進醫聯體專科聯盟建設,抓住優質資源下沉機會,著力培養一批本土專業技術人才,帶動全縣各類醫療機構管理能力、服務水平提升。
建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加強對農村低收入人口的動態監測,實行分類幫扶救助,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持續鞏固“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成果,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繼續統籌整合涉農資金用于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縣級配套3300萬元,保持投入力度穩定增長。突出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統籌抓好產業就業、社區融入、公共服務等工作,確保搬遷戶至少1人穩定就業。管好用好產業扶貧項目資產和村集體經濟收益,著力提升脫貧村自主發展能力。
按照“一縱一橫”發展規劃,以宜居宜業宜游為方向,堅持“一村一特色”,年內完成16個村美麗鄉村建設。“橫線”6個村以產業特色為亮點,“縱線”10個村以黃河文化為主線,高標準、創意化打造沿黃鄉村旅游“大寧樣板”。同時,全縣范圍內深入推進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全力抓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著力打造美麗宜居鄉村。
轉型升級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大寧堅持“特”“優”主攻方向,構建以水果產業為主,其他特色產業為補充的“1+N”農業產業發展體系,著力推動農業產業化、專業化、現代化。
以“寧脆”蘋果為龍頭,打造“一縣一業”。擴規模、強基礎,新栽植“寧脆”蘋果6131畝、嫁接2248畝,完善果水、果肥、果路配套,實施提水灌溉和“寧脆”蘋果水利配套建設工程,新增有效節水灌溉面積8000畝以上。延鏈條、增效益,新建“寧脆”蘋果苗木繁育基地200畝,建設水果供應鏈基地,組建供應鏈聯盟,制定果品分級儲運、分級包裝標準,培育引進水果精深加工企業,開發果汁、果醋、果酒等功能產品,推動果業鏈條向統一化、標準化發展。同時,統籌帶動梨、杏、櫻桃、葡萄等水果發展,真正把水果產業打造成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以提質增效為重點,推動特色產業多元發展。花卉產業以發展盆花種植為重點,繼續擴大規模、完善功能,形成集“種、研、產、供、銷”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蔬菜產業以政拓公司、綠康園專業合作社為帶動,在沿川地帶重點發展羊肚菌、香菇、木耳等食用菌,統籌抓好優質瓜菜種植,集中打造沿川蔬菜產業集群。小雜糧產業依托昕宗酒業,采取訂單種植模式,發展釀造型高粱3萬畝以上;支持專業合作社聯合創業青年團隊和農戶,開展小雜糧集中種植、加工、包裝和營銷。同時,要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嚴守耕地紅線,嚴格落實種植面積,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新建高標準農田7300畝,為全年豐產豐收打好基礎,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只增不減。
堅持把園區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量和主要載體,切實把產業集聚區打造為企業集聚、要素集約、技術集成的轉型發展新引擎。發揮集群發展效應。圍繞“一區四園”布局,瞄準發展定位,推行“鏈長制”,著力推動集群化鏈條化規模化發展。花卉產業園以隆泰、盛世蘭花為“鏈主”、有機循環產業園以昕宗酒業為“鏈主”、煤成氣化工產業園以中石油煤層氣公司為“鏈主”、科創產業園以宇良光電為“鏈主”。
深入實施服務業提質增效十大行動,推動服務業快速發展。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重點圍繞果業提升,支持本地企業聯合省內外大型物流企業,建設倉庫、物流配送站,加快推進生鮮冷鏈和倉儲物流發展。提升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深入推進批零住餐等傳統商貿服務業升級,著力抓好夜間經濟、地攤經濟,合理規劃設置集中攤點,打造特色小吃集聚地。探索發展現代服務業,穩妥推進交通運輸、文旅康養產業發展,著力補齊現代服務業發展短板。
做優環境 全面激發市場活力
扎實開展“市場主體建設年”活動,鼓勵支持全民創業,全面壓縮開辦環節、時間、成本,提升個體工商戶和企業開辦便利度,力爭市場主體年度增長15%以上。加大中小微企業培育支持力度,嚴格落實中央和省市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政策,推動政策紅利充分釋放。
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要求,打造“三無”“三可”營商環境,全力激發市場活力。深入開展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深化“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推進“一件事”集成服務,推動政務服務效率和群眾獲得感“雙提升”。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以小概率抽查,實現大范圍震懾。深入落實縣級領導包聯企業制度,開展全流程、高質量入企服務,用心用力為企業紓困解難。
堅持把項目謀劃貫穿全年工作始終,按照謀劃儲備一批、成熟開工一批、建設投產一批要求,圍繞產業發展、重大民生、城市建設、生態環保等工作,包裝策劃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持續充實更新“四張清單”,不斷做大項目盤子。同時,嚴格落實重點項目指揮長機制,加強對項目謀劃、簽約、開工、建設、竣工、投產等全生命周期服務。用好專班服務機制,著力解決征地拆遷、手續辦理、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堵點難點問題。實行“周推進、月調度、季通報”機制,開展重點項目專項督查、觀摩評比等活動,全力抓好總投資37.81億元的43個重點項目。
建管并重 打造美麗宜居縣城
全力推進16個重點城建項目,突出抓好還遷安置點、老舊小區改造等項目。深入開展靚城提質行動,大力推進城鎮巷道街景和高速口至昕水鎮沿線綜合整治,集中治理亂堆亂擺、亂搭亂建、亂停亂放等縣城管理頑疾,突出抓好城區綠化、美化、亮化和城鄉接合部管理,不斷提升縣城舒適度和群眾滿意度。
堅持規劃引領,在縣城總體規劃指導下,統籌做好市政領域專項規劃,建立新改建城市建筑外立面報備制度,形成科學完備、指導有力的規劃管理體系。深化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嚴管露天夜市及餐飲企業油煙排放,抓好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和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營造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
全面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扎實推進晉西太德塬生態綜合治理,加快推進二郎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昕水河省級濕地公園建設,實施塬面水土流失防治和塬面保護工程,堅決守好生態底色。
嚴格落實“雙碳”“雙控”要求,嚴把“兩高”企業準入關,突出抓好鴻晉公司等重點耗能企業節能降耗改造,加快構建清潔低碳能源體系。統籌推進“五水綜改”,確保萬元GDP用水量降幅等指標完成市定任務。持續加大節能減排宣傳力度,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社區等創建活動,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強基固本 提升群眾生活質量
深入推進“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深化“大寧技工”品牌創建,開展多層次、多類型技能培訓,完成職業技能培訓2000人以上。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分類指導、因人施策,全力保障農民工、失業人員等重點人群就業。充分發揮縣域企業和以工代賑項目吸納就業作用,引導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
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管好用好“三館”、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等文化場所,鼓勵支持鄉村兩級舉辦特色文化活動。適時開展“黃河仙子文化旅游節”“桃花節”等品牌性文旅活動,著力打造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地方性文旅品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開展送戲、送電影下鄉等活動,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健全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實施全民參保計劃,落實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統籌抓好保障性住房、社會保障、困難群體幫扶、優撫安置、社會福利等民生工作,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需求。新建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9座、改擴建9座,規范管理、科學運營,打造一流養老服務品牌。依托幸福學校,加大留守兒童關愛力度,力爭成功創建全國首批“未成年人保護示范縣”。
常態機制 營造安全穩定環境
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壓實“四方責任”,扎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持“凡進必檢、凡進必消、人物同防”,突出抓好冷鏈食品、物流快遞管理,把好第一道關口。加強超市商店、飯店旅館、農貿市場等人員聚集場所管理,嚴格控制聚餐活動,落實好“兩碼”查驗、測溫、戴口罩等措施。繼續落實縣領導包鄉鎮包網格、縣直單位包樓宇工作機制,把防控措施落到最小單元。全面加強核酸檢測、流調溯源、集中隔離、醫療救治、院感防控、物資保障等方面能力建設,推進重點人群新冠疫苗加強針接種,構建群體免疫屏障,全力以赴守好“大寧陣地”。
嚴格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三管三必須”實施細則,壓緊壓實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打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收官戰,突出抓好危險化學品、城市燃氣、道路運輸、特種設備等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嚴厲打擊私挖濫采、非法生產等行為,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聚焦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抓好制度落實、安全培訓、現場管理等工作。健全完善應急救援指揮體系,補足配齊應急物資,組織開展多類型應急演練,著力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嚴格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堅持“控新治舊”,規范初信初訪辦理,深入開展重復信訪治理和積案化解工作,切實解決好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矛盾問題。強化食品藥品生產、運輸、銷售全過程監管,嚴防各類食品藥品安全風險。加強社會治安防控能力建設,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依法打擊各類違法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形成強大震懾,營造安全穩定社會環境。
“2022年是各項重點工作、重點項目全面突破的關鍵一年,對于我縣‘十四五’發展也是意義重大,‘八項重點工作’成為全縣人民為之奮斗的共同目標。小縣要有大志氣,小縣也可以有大作為。我們就是要通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真抓實干、久久為功,讓大寧各項工作有新進展,新突破。”大寧縣縣委書記王曉斌擲地有聲地說。
李明珠
圖片由大寧縣新聞網絡中心提供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