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勢而上 接續奮斗 開好新局
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書寫襄汾精彩
濱河公園人行景觀橋
院縣共建,健康襄汾簽約
“一都、一城、一村”文化文物保護傳承利用示范區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
國道108線襄汾—曲沃—侯馬過境改線工程PPP項目啟動
陶寺遺址博物館奠基儀式
吉林大學“優秀生源基地”簽約授牌
東風激蕩汾水闊 兩岸錦繡云天穹
汾水之濱,凝結著華夏五千年悠久燦爛的歷史文明。堯舜之都,匯聚著50萬丁陶兒女敢為人先、銳意進取的拼搏精神。在這片古老而又現代的土地上,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已然奏響。
2021 篤定前行開新局
2021年,襄汾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穩中求進、勇毅前行,深入貫徹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以慶祝建黨百年為契機,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引領,勇立爭先之志,匯聚前行之力,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翻開這一年的相冊,襄汾兒女全力以赴、接力奔跑的身影格外美麗。
這一年,產業轉型扎實推進。
農業強基穩產。全縣建成高標準農田11萬畝,新發展特色農業9000畝、新發展規模養殖場7個,年產優質食用菌1.8萬噸,全年糧食總產4.58億公斤,位居全市第一,榮獲“山西小麥粉加工第一縣”“山西省糧食產業優勢縣”等榮譽稱號。
工業提質升級。永固協同發展產業園區環評獲批,中升鋼鐵中試基地即將投用、155轉爐等項目開工。萬鑫達二期干熄焦投入運行,博利士拋光液研發等高科技項目有序推進,10家企業入選省級科技庫,全年“小升規”企業19家。鑄造產能申報省工信廳公示,整合重組邁出實質性步伐。
文旅融合加快。“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通過省級初驗,“一都、一城、一村”框架日趨完善,陶寺遺址博物館、公園一期項目開工,荷花小鎮創建4A級景區,丁陶風情街獲評3A級景區、“省級旅游休閑街區”,丁村遺址、陶寺遺址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這一年,項目建設強力推進。
襄汾全年21個項目竣工投產,鴻銳達健康手套項目“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達效”。開發區一期5條道路、5.6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完工投用,出讓標準地7宗356.6畝,誠榮裝備、利源中天等32個項目落地開工。圓滿承辦全省開發區第三次“三個一批”臨汾分會場活動,6項考核指標提前完成。持續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支持企業減稅降費2750萬元,新增各類市場主體4500多個,營商環境成為襄汾新名片。
這一年,城鄉發展換擋升級。
國道108線襄汾段改線工程開工奠基,河東文體廣場建設進度過半,丁陶大道南延開工。縣城打造“六無六凈”街道,新增綠地5.3萬平方米。農村開展“六亂”整治,綠化美化交通干線38萬平方米,改廁8000余座,鄧莊鎮澗溝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這一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鋼鐵、焦化、水泥行業超低排放,7311戶清潔取暖改造完成,1.7萬畝營造林完成,全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54天。襄汾縣政府被推薦為“山西省污染防治攻堅戰先進集體”。
這一年,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縣醫院河西新院整體投用,與臨汾市人民醫院開展“托管共建”。新增城鎮就業6828人,轉移農村勞動力8139人。
這一年,恢復重建積極有為。
面對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強秋汛、最大洪峰,襄汾向險而行、高效應對,安排災后恢復重建資金7920萬元,搶收秋糧52萬畝,搶種68萬畝,搶修水利設施404處,修復市政設施260處,重建修繕因災受損農房238戶,在最短的時間里恢復了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2021年,襄汾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66.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77.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3.8億元,服務業增加值完成61.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4.9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9億元。八項主要經濟指標,全部保持正增長,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位居平川縣第一。
2022 踔厲奮發“襄”未來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奮進的襄汾已經描繪出新的藍圖。
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搶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襄汾按照全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和工作矩陣,圍繞全市“1355”發展戰略,堅持“155”發展思路,以打造臨汾“黃河流域綠色崛起轉型樣板城市、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城市”的重要功能區為牽引,實施工業轉型示范區、鄉村振興示范區、文化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優質教育先行區和高品質生活示范區“五區同建”,強化安全生產、生態環境、改革創新、社會治理、黨的建設“五大保障”,奮力爭先進位崛起,推動整體工作進入全市第一方陣。
實現更高的目標需要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更強的擔當,襄汾從十個方面作了精心部署。
——在全力推進鄉村振興上下功夫。全力保障糧食安全、推進特色農業、探索智慧農業、鞏固脫貧成果、厚植發展基礎,堅持農業“特”“優”發展,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區。
——在全力推動工業提質上求突破。全力優化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蹚出產業轉型新路徑,打造工業轉型示范區。
——在全力加快文旅融合上做文章。加快發展文化旅游業、創新發展交通運輸業、提振發展商貿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金融業,構建未來經濟新支柱,帶動服務業提質增效。
——在全力優化營商環境上見成效。全流程優化環境、全過程推進項目、全方位招商引資,為項目建設提供最優質服務,掀起項目建設新高潮。
——在全力促進開發區升級上出實招。對標先進創一流、強化要素夯基礎、全面賦權優服務、抓好項目促發展,打造轉型發展新高地,全力建設開發區升級版。
——在全力完善基礎設施上繪新景。搶抓臨汾“雙城”建設重大機遇,加快路網建設、更新基礎設施、開展汾河治理、改善城鄉面貌,實現城鄉協調新發展,打造高品質生活示范區。
——在全力深化改革創新上闖新路。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打造一流創新生態、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激發市場主體新活力,促進市場主體高速發展。
——在全力增進民生福祉上譜新篇。提高健康水平、優先發展教育、強化社會保障、豐富文體事業,接續補齊民生短板,持續提升“幸福指數”。
——在全力攻堅污染防治上再發力。打好能耗“雙控”戰、打好藍天持久戰、打好碧水守衛戰、打好土壤主動戰、打好問題清零戰,推動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更大勝利。
——在全力防風險保平安上扎實干。抓好安全生產、做好信訪維穩、維護社會穩定,開創安全穩定新局面,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舉目已是千山綠,宜趁東風揚帆起。襄汾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奮楫前行。
(李潔 郭帆 王昕)
圖片由襄汾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