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社區冬有暖氣、夏有空調,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和諧平安,我們這些退休老人每天在這里過得非常充實。”霍州市鼓樓街道辦事處前進社區居民張紅林老人對社區工作非常認可,他說:“在這樣的社區生活,我們感到很安心、很幸福。”
黨建引領 凝聚合力
今年5月,前進社區成立了“三零”單位創建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以來,社區廣泛動員全體干部及群眾積極參與到“三零”單位創建中來,從群眾最急、最盼、最難的問題入手,從損害群眾利益、侵犯群眾權益、影響群眾幸福的問題抓起,以知民情、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的實際效果,營造群眾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平安環境,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隱患排查是做好“三零”單位創建工作的基礎。前進社區以矛盾糾紛化解、安全隱患排除為抓手,壓實主體責任,加強督導檢查,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不斷將“三零”單位創建工作引向深入。社區基本做到了打擊及時、防范嚴密、管理有序、調處到位、機制健全、保障有力,各類案(事)件可防、可控、可穩,基本實現“十提高、十減少、十防止”的目標。
化解矛盾 提升能力
“要想為民服務,必先了解民情。熟知社情的最好辦法,不是等,不是靠,而是深入居民家里,和他們成為‘一家人’。”前進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李紅艷說。前進社區位于霍州市區中心,轄區住戶1270戶,居民人口7100人,流動人口多、空巢老人多,社情民情復雜,管理難度大。在日常工作中,社區堅持抓實、抓小、抓苗頭,深入開展地毯式排查,對發現的問題認真梳理,督促落實整改,力爭把各類問題和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轄區后塞路上的一個公廁,因與一戶居民的住房相鄰,為了避免異味,該戶居民將公廁上鎖禁止他人使用,給附近居民帶來了不便,居民們紛紛向社區工作人員反映。了解情況后,社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協調處理,化解了居民之間的矛盾。
“問題由根而生,解決直擊根蔓,只有讓問題、難處從根本上解決,才能讓群眾的滿意度大大提高。”前進社區副主任米清華介紹,針對信訪事件的化解處置,社區通過對重點人員摸排走訪,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爭取做到“零上訪”。曾經的上訪戶張某某,由于其反映問題系涉法涉訴案件,本人不服法院判決結果,20多年一直不放棄上訪,對此情況,社區工作人員每逢重要節日和重大節點上對他進行思想和心理上的安撫與疏導,同時,對其進行生活上的幫扶與救助,每逢節假日送去慰問品和慰問金,使他從物質和心理上得到雙重保障。
七彩服務 增添動力
“基層社區作為城市治理的基礎單元,是直面群眾、處理矛盾的第一線。”為推進“三零”單位的創建,鼓樓街道辦事處持續引深社區七彩志愿服務隊服務職能,充分整合轄區內駐區單位黨員、退休老干部、無職黨員、大學生志愿者等人員,采取“組團式”服務的模式,推出“七彩服務幫萬家”黨建品牌,用“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構建七個特色服務板塊——紅色政策宣傳隊、橙色社情民意調解隊、黃色關心下一代服務隊、綠色環境衛生隊、青色安全監督隊、藍色惠民服務隊、紫色老干文體娛樂隊等七彩志愿服務。
社區居民孫春生是一個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自幼患有先天性成骨發育不全, 2017年被鑒定為肢體二級殘疾,終日躺在床上,只能靠吃一些簡單的熟食來維持生活,完全沒有生活能力。社區志愿服務隊長期上門幫助買菜、買面、買生活用品,并鼓勵他一定要堅定信心,好好生活。社區志愿服務隊員儼然成了孫春生老人的“親人”,他們多次與民政、殘聯等部門聯系,帶領有關部門人員上門調查了解,不僅幫助老人辦理了五保、二級殘疾等手續,還爭取到了每月600多元的救助資金。去年,考慮到老人身體情況,社區工作人員又積極幫他聯系了一家條件較好的養老院入住,讓其安度晚年。當得知自己可以住進養老院的時候,孫春生老人激動得熱淚盈眶,握著服務隊員的手說:“你們就是我的親人啊。”
基層強,社會穩,人民群眾福祉增。前進社區吹響“三零”單位創建的“沖鋒號”,積極聯系群眾,全心全意服務群眾,志愿服務成為了社區的一張“名片”。
記者 白潔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