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面對當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我市嚴把高速卡口出入關,管控措施再升級。
2月25日,在臨汾高速土門收費站疫情防控檢測點,堯都區交通、交警、衛健等部門執勤人員加大了對來臨返臨車輛、人員的排查力度,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堅決筑牢外防輸入的第一道防線。
“您好,請出示健康碼、行程碼。”“請把手臂伸出來,接受體溫檢測。”“您是從省外來的,請登記詳細信息……”這里是我市人員流動的重要關口之一,自春節后復工復產以來,來臨返臨車流量迅速增加至每天2000輛左右,這就意味著同樣的問詢、同樣的動作,執勤人員要不間斷地重復數千次。
為了緩解卡口通行壓力,執勤人員加快了檢查速度。在現場,記者看到每當有車輛駛出,交警立即上前攔截車輛、查碼驗證,兩名醫護人員緊隨其后,對車內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在排查一輛“魯C”牌照的小轎車時,駕駛員說自己雖是山東人,但常年在臨汾工作,近期也未去過省外。執勤人員查看他的行程碼,經體溫檢測無異常后執勤人員予以放行。
緊接著,執勤人員對一輛“晉L”車牌的車輛進行檢查時,發現駕駛員是從省外低風險地區返回臨汾的,于是要求對方出示48小時內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并前往一旁的檢測臺如實登記相關信息。執勤交警說:“不管是外地還是本地車牌,我們都會嚴格排查,決不漏一車、一人。”
午后,來臨返臨車輛只增不減,執勤人員一直在忙碌,連續幾個小時顧不上喝一口水、吃一口飯,始終全情投入、盡職履責。當一輛來自河北石家莊的大貨車駕駛員無法提供48小時內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時,醫務人員當即引導他來到檢測點接受核酸采樣。
與此同時,堯都區交通道路運輸事業發展中心執勤人員為這名駕駛員作了信息登記。該執勤人員說:“除了要登記個人信息及車牌號、聯系電話,還要詳細寫清來源地、近期到過哪些城市、目的地及來臨事由,按照要求地址須具體到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
“近期,我們進一步強化了高速卡口的管控措施,嚴格查驗外省人員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行程碼,未能提供核酸檢測報告的要在“第一落點”立即開展核酸檢測,對行程碼帶星號的人員要做好信息登記,第一時間推送屬地防控辦納入社區管控。一旦發現重點地區來臨返臨人員,立即轉交衛健部門進行‘點對點’閉環轉運,一律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堯都區交通道路運輸事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齊慶黨表示,“高速卡口作為城市第一道防線,我們堅決站好第一班崗,保證‘不漏一車、一人’,以實際行動守好‘臨汾大門’。”
自去年12月23日以來,臨汾高速土門收費站疫情防控檢測點實行24小時3班制不間斷排查。不論狂風暴雨,還是大雪紛飛,執勤人員始終沖鋒在疫情防控前沿,用自己的堅守和執著,守護著臨汾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記者 李靜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