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感謝堯都區地稅局提供的便民服務,讓我一次就辦完了所有業務,省心省力還省了跑腿錢!”11月22日上午,記者來到堯都區地稅局平陽北街辦稅服務大廳采訪時,恰逢客戶屈先生辦完業務,笑容可掬地在向工作人員致謝。
屈先生是堯都區賈得鄉南孫村人,其房產被一家汽車租賃公司租賃。在堯都區地稅局辦理代開發票業務時,他本應提供付款證明、租賃合同、房主身份證及復印件等資料,但由于不熟悉業務,沒有開付款證明。屈先生十分沮喪,本以為只能回去補辦相關手續了,沒想到該局推出的一項便民措施,讓他在半個小時之內就辦完了所有業務。難怪屈先生喜出望外,一再對記者說,“太意外了,這樣的服務太暖心了。”
原來,屈先生享受到的是該局近期推出的一項便民機制——容缺受理,即針對納稅人在辦理稅收業務時,因特殊原因未能完整提供規定的資料,在已提供的資料能夠據以正常辦理業務且納稅人信息可追溯的情況下,為其啟動容缺受理機制,先為納稅人辦理稅收業務,在納稅人下次辦理稅收業務或方便時將資料補交至辦稅服務廳。
此項措施一經推出,就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在工作人員提供的容缺臺賬上,記者看到了一連串享受到此項服務的客戶名單。當記者問工作人員這些客戶能否及時補交相關資料時,工作人員笑著說:“大家都很積極,經常是第二天就把資料提供過來了。”
在辦稅服務大廳,至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家住運城鹽湖區的劉先生,在臨汾市區向陽西路購買了一處房產,后租賃給了一家公司。在辦理代開發票業務時,劉先生遠在外地,只能委托其親戚代為辦理。親戚在辦理過程中,沒有提供委托書和付款證明,該局同樣啟動容缺機制,讓他一次性辦理成功。當親戚把這一喜訊告知劉先生時,劉先生十分感動,從外地返回后親自來到辦稅大廳,對工作人員表達謝意。
其實,容缺受理只是該局“兩容機制”的一部分,“兩容機制”中還有一個容錯免責,即為了保證前臺工作人員良好的納稅服務態度,緩解前臺人員工作壓力,對其因非主觀原因形成且可糾正的操作失誤、因納稅人提供資料內容不準確、不完整或與納稅人溝通理解有差異形成的操作失誤、因金稅三期系統故障形成的操作失誤等,予以容錯免責。容錯免責本來是對內部職工推出的一項工作機制,沒想到大家反而工作得更認真了,至今沒有出現過一個操作失誤的,因而也沒有一個人上了容錯臺賬。
說起推出這一機制的初衷,大廳負責人告訴記者,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他們進一步增強了為民服務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本著簡化辦事程序、創新監管方式的目的,推出了“兩容機制”,著力解決納稅人辦稅難、多跑腿和前臺工作人員壓力大、畏難情緒高的問題,事實證明,這一舉措既提高了辦稅效率,又提升了服務水平。他還表示,服務無止境,以后還會推出更多的便民服務,讓納稅人享受到更多政策紅利。
記者 郭璞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