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2016年10月以來,在永和縣城的大街小巷,縣直單位“一把手”帶領機關干部在所包片區清除陳年垃圾;住建部門工作人員沿街規范小攤小販;剛剛組建的城市執法大隊成員,一身迷彩著裝,在大街管理著車輛停放;交警在城區主要路口指揮交通……整個城區井然有序,讓人眼前一亮,街道干凈整潔,車輛停放整齊,門店整潔規范,徹底告別了往日的“臟亂差”。
為什么永和縣城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近年來,永和縣決定全黨動員、全民動手,舉全縣之力,以“創衛”為抓手,改善縣城環境面貌,力爭用幾年的時間,把永和打造成晉陜大峽谷黃河岸邊一顆璀璨、閃亮的明珠。
當前,貧困縣的發展遇到了國家政策支持的大好機遇,永和縣緊抓機遇,繪就出城市發展藍圖,立足“特色鮮明、秀美山城”理念,打造出“山、水、綠、文”交相輝映的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山城。
在具體”創衛“工作中,該縣抓住重點、狠抓落實,集中進行整治。一是整治環境衛生。縣委、縣政府健全了制度,明確了責任,比如“門前五包”等制度,城市執法大隊與機關、商戶、住戶簽訂了責任書,各片區責任領導、各責任部門也迅速采取行動,組織機關單位人員對責任片區進行了清潔整治。二是整治違章建筑。結合市政府出臺的《中心城區違法建設專項治理工作五年行動方案》,該縣住建、國土部門結合實際情況,按照分類處置的方法,嚴格規范各類建設工程,堅決杜絕違章建筑。對已建成的違章建筑該拆除的拆除,該補辦手續的補辦,該沒收的沒收;對在建的違章建筑一律停工。同時,明確要求紀檢部門、公檢法和執紀執法部門要敢于上手,樹立法律、紀律的權威性,對一切違法違紀的人嚴懲不貸。三是整治交通秩序。該縣借鑒岢嵐縣“創衛”經驗,在治理交通秩序上,對違規停放的只用一招,查了車,也不罰款,直接把違規停放的車拉到黃河邊,讓車主自己去黃河邊找車。四要整治集貿市場。占道經營是縣城管理中的一大難題,必須堅決予以取締。永和城市綜合執法大隊堅持文明執法在前,敢抓敢管,對屢教不改、違法違規行為嚴懲不貸。
該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加天山任組長,縣長范洋平任第一副組長的“創衛”工作領導組,下設了創衛辦公室和14個工作小組,并把縣城劃為8大片區,全部由副縣級以上領導包片負責、牽頭實施。全體包片領導、牽頭領導作為第一責任人,各鄉鎮、各部門主要負責人作為創建工作的具體責任人,在創建過程中強化擔當精神,發揚永和人干事創業的東征精神、黃河精神、永和精神,強力推動“創衛”工作開展。
該縣把握住國家機遇,把“創衛”項目融入到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這個大的“項目包”當中,多渠道、多途徑籌措資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辦法,吸引一些大的有經驗的公司進駐該縣,高標準實施“創衛”、城建項目。圍繞生態、文化、旅游等特色城鎮建設目標,把“創衛”納入全縣總體規劃中去謀劃、去實施,整合其他項目資源,捆綁打包,集中力量打造美麗宜居家園。
全縣各鄉鎮、各部門顧大局、識大體、講風格、講協作,服從“創衛”、支持“創衛”。同時,該縣更加注重對廣大群眾的宣傳引導,鼓勵動員群眾積極關注“創衛”,自覺參與其中。繼續深化“三德”教育、爭創“文明市民”“小手拉大手、共創衛生城”等多樣化的宣傳活動,造聲勢、引共鳴,最大限度地激發出廣大群眾參與創建的熱情。(高向輝 劉勇鵬)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