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春風和煦,春光正好。這幾日,翼城縣西關社區楊家莊村的村民們特別開心,因為每月定期開展的義診活動即將到來,愛心理發也排上了日程,還有志愿者上門幫助清掃衛生。這一連串的暖心舉措,讓村民們直呼:“生活在翼城真得太幸福了!”
記者近日走進楊家莊村黨群服務中心,村民們正圍坐一起聊天,不遠處愛心發屋里也忙碌不已,理發師楊玲芳手腳麻利地給劉萬銀老人洗頭、剪發。“阿姨,滿意不?”楊玲芳詢問的話音未落,“滿意,滿意得很,這發型我喜歡。”劉萬銀笑得合不攏嘴……
“我想要兩邊短一些,后面頭發弄薄一點。”……針對每一個老人的要求,楊玲芳都盡力滿足,她直言,“咱做志愿服務,就是為了讓更多有需求的人得到滿足、得到幫助,所以老人提的要求,我都照單全收,也讓他們能有個好心情。”
屋內稱贊聲不絕于耳,屋外笑聲朗朗。西關社區黨支部書記錢英寶告訴老人們,稍等義診活動要開始了,大家哪里不舒服都可以現場咨詢翼城縣中醫醫院的醫生。
何桂枝老人這幾日有點頭疼,剪完頭發的她便耐心等待義診活動的開始。“每個月都有醫生來村里看病,我們心里可踏實了。”看到義診團隊到來,大家也依次排隊。
楊家莊村村民的幸福寫照是該縣開展志愿服務、提升全縣居民幸福感、安全感的一個縮影。
在該縣唐興鎮丹陽社區,一場健康知識講座如約開展,該社區50余名居民齊聚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聆聽專家老師授課,大家認真做筆記,不時互動交流,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一側的圖書室內,也傳來了朗朗讀書聲。“志愿者每周都會走進我們社區,帶領社區的孩子開展讀書會分享活動,家長和孩子都特別喜歡。”該社區專職工作者侯亞楠介紹,來社區的志愿者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縣里各企事業單位的志愿者,一部分是社區的網格員。
志愿者的暖心舉動贏得了社區居民的一致稱贊,“我家孩子一放學就喜歡到社區的活動室玩,孩子很喜歡志愿者哥哥姐姐教她做手工,特別有趣。”社區居民王金蓮說,“這也影響帶動著我,在閑暇時間積極參加社區的志愿服務,成為志愿者隊伍中的一員。”
王金蓮所言不虛,此刻,丹陽社區的活動室內,20余名小朋友正在志愿者的帶領下開展手工泥土活動,孩子們清脆的笑聲伴著溫暖的春光,灑滿社區的每個角落。
臨近中午時分,在翼城縣多個中小學門口,志愿者化身護學崗,配合交警維持交通秩序,為更多學生筑起交通安全屏障。同時,志愿者的身影還出現在大街小巷,積極宣傳“最初中國·文明臨汾”三個“十小事”,讓文明與溫暖成為翼城最鮮亮的底色。
“一直以來,我縣以創建文明城市為抓手,以弘揚志愿精神為紐帶,聚焦‘一老一小’、社區治理、文明倡導等領域,廣泛開展了政策宣講、普法宣傳、濟困解難、移風易俗、衛生健康、鄰里互助志愿服務系列活動。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基層治理因志愿服務的深度融入而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也為全市開展的‘最初中國·文明臨汾’三個‘十小事’宣傳活動助力。”翼城縣委社會工作部部長朱俊峰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強化協調聯動,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凝聚文明向善力量,一起‘愛翼城·愛臨汾·贏未來’。”
記者 趙 俊 王 凱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