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茁壯)羊年啟新程,翼城縣緊緊抓住改革發展、作風建設、安全穩定三件大事,主動適應新常態,以產業升級新型化、現代農業規模化、城鄉環境生態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社會治理現代化為目標,面對新機遇,迎接新挑戰,努力形成新狀態、新思路和新理念,扎實推進“六大發展”,奮力將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轉變為打基礎、謀長遠的再創業期和興產業、增后勁的奮斗期,迎來翼城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春天。
堅持凈化發展環境不動搖,實現新常態下的廉潔發展。抓住懲治、構建、規范三個關鍵,提高廉潔發展的本領,營造廉潔發展的環境。要堅決懲治一切干擾發展的行為,把干擾發展的違紀違法行為作為打擊的重點,集中辦一批案子,抓一批反面典型,從嚴從快處理并公開曝光;要構建交往有道的政商關系,以增強愛國意識、守法意識、誠信意識、奉獻意識為目標,建設一支有追求、有信仰、有擔當、知榮辱、知進退、知是非的企業家隊伍。繼續實行縣四套班子領導包聯幫扶企業機制,一企一策、精準幫扶、持續發力,為企業度過市場“寒冬”提供最強助力,確保翼鋼公司盡快完成整合重組,首旺煤業滿負荷生產,下交、華泓兩座煤礦盡快投產,所有整合煤礦進入聯合試運轉,其他重點企業正常生產;要規范行政權力的運行,抓住省、市推進“六權治本”的契機,針對掌握權力的重點對象、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重點領域和權力運行的重點環節,扎實推進“六權治本”這場權力革命。
堅持加快產業升級不動搖,實現新常態下的轉型發展。要“小中生大”,狠抓產業轉型。變小市場為大市場,把開拓市場求生存作為產業轉型的前提和基礎,球墨鑄鐵要向西南市場、出口市場開拓。鑄造市場要提升合作水平,主動與大企業進行戰略合作。發揮政府的優勢,組織煤炭企業抱團攻市場。變小產業為大產業。煤炭產業的升級延伸,把推進煤電化產業園區熱電聯產項目作為轉型發展的重中之重,作為翼城未來發展最重要、最大的支撐點、增長點,舉全縣之力加快推進前期手續辦理,爭取早日開工建設。紡織業的升級延伸,全力促成焦作新錦繡服飾公司與鴻鑫公司的合作,爭取年產160萬套服裝加工項目投產,實現由紡紗織布到品牌服裝的轉型。農業的升級延伸,繼續圍繞干鮮果經濟林和蔬菜、草莓等設施農業發展,抓科技、抓規模、抓服務、抓配套、抓深加工。旅游業的升級延伸,突出唐堯故地、晉國源頭的文化定位,深入挖掘翼城國保、省保等文物資源和自然風光的產業內涵、歷史內涵和文化內涵,突出歷山風景區開發建設;要“無中生有”,狠抓項目建設。
通過精準化的招商引資,實現戰略新興產業的無中生有,吸引一批發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品牌影響大的企業在翼城投資,催生形成一批能夠支撐可持續發展的新興業態、接替產業,徹底改變煤鐵獨大、產業畸重的現狀。
要通過常態化的向上爭取項目,實現夯實發展基礎的無中生有,全年不間斷地做好項目爭取工作,咬緊牙、鉚足勁,爭取有更好成績、更大成效;要“有中生新”,狠抓融合發展。要發展“第六產業”,依托現有農業園區、農業基礎,加入民俗、文化等元素,大力發展采摘農業、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在接二(產)連三(產)中實現效益最大化。要發展涉農電商,結合翼城的產業特點、產品優勢,今年搞好試點,明年全面鋪開,努力打造“地頭市場+電商企業+城市終端配送”的營銷模式。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動搖,實現新常態下的創新發展。以非公經濟領域改革為重點,實施“企業成長助力計劃”,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快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微企業“鋪天蓋地”的良好發展態勢;以深化金融業改革為重點,強化轉型支撐,整合土地、稅收等各類資源,推進政府直接融資,強化金融對實體經濟、對產業轉型的支持;以“三農”領域改革為重點,創新經營體制,盡最大努力讓農民直接、充分、長期有保障地受益。土地流轉的規模要做到與城鎮化進程和農村勞動力轉移相適應、與農業科技進步和生產手段改進程度相適應、與農業經營組織和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相適應。
堅持民生為本理念不動搖,實現新常態下的統籌發展。以促進就業創業為重點,確保群眾“掙錢更有門路”。在繼續搞好家政服務、月嫂、建筑施工等就業培訓基礎上,促進全民創業;出臺專門政策,吸引外地的涉外勞務派遣公司來翼城招工,鼓勵本地有識之士成立勞務派遣公司;以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為重點,確保群眾“生活更加舒適”。在教育、衛生、文化、城鄉建設等方面,中央、省、市爭取的項目,縣上投入的資金,一律向農村特別是偏遠山村傾斜,向最需要的群眾傾斜;以加強社會保障為重點,確保群眾“遇事有人幫助”。在社會保障上,除了繼續擴大以老有所養、勞有所得、病有所醫、學有所教、住有所居、困有所救為目標的民生保障覆蓋面外,還將對因特殊原因生活比較困難的家庭,采取一戶一策甚至一人一策地精準幫扶。
堅持打造生態宜居翼城不動搖,實現新常態下的綠色發展。著力打造綠色空間,在城鄉建設上,把握以人為核心這個原則,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軟件與硬件的關系、發展與保護的關系,以荒山綠化、人工造林、通道綠化、園林村建設為重點,建立縱橫貫通的“綠道”網絡,力爭今年森林覆蓋率提高1.5個百分點。持續保持打擊非法占地、違法建設的高壓態勢,嚴格按規劃推進城中村改造,要按照“保護為主、適度改造,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理念,采取得力措施,留住這些歷史和文化的脈絡。要著力加強綠色管理,進一步完善環境網格化監管體系,不斷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突出抓好澮河翼城段、飲用水源地、污水處理廠的監測工作,扎實推進污染減排,穩步提高空氣環境質量。
堅持強化底線思維不動搖,實現新常態下的安全發展。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保障安全發展,突出煤礦、非煤礦山、交通運輸、危險化學品、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落實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常態化監管執法制度,從重打擊一切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在矛盾糾紛化解上,嚴格遵循法治方式做出判斷,正確引導民眾依法表達訴求。要下大力氣培養人民群眾法律意識,促使群眾正確對待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以責任落實和風險防控推進安全發展。對于安全、信訪、綜治工作,堅決樹立黨紀國法不能觸碰的觀念,樹立新時期農村干部的良好形象;以思想教育和道德建設確保安全發展。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