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鬧鬧迎春節,消費安全記心間。眼下,隨著春節日益臨近,年貨市場、家政服務、外出旅游、餐飲住宿等方面迎來了高峰期。然而,稍有不慎,跌入“消費陷阱”,不免讓消費者心中“添堵”。近日,市消費者協會發布春節消費警示,過節“嗨皮”多留心,多些理性少沖動。
面對打折莫心急
全場5折、買300送100、購物返券……春節將至,面對各大商場、超市、專賣店等鋪天蓋地的促銷活動,消費者眼花繚亂。為此,消協工作人員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個別商家夸大宣傳折扣“先升后降”虛假打折等促銷方式,以及促銷活動中湊整贈券等規定。同時,針對少數商家虛假宣傳、虛假標價等銷售陷阱,消費者要特別留心。
預定“年夜飯”多留心
春節期間,全家團圓,一同相約餐廳吃一桌和和美美的年夜飯已成為很多市民的選擇。在此,工作人員提醒市民朋友注意,預定年夜飯時,不要被花哨的菜名迷惑,盡量弄清每道菜的名稱、內容、規格和價格,同時建議認真了解具體的收費項目。
此外,消費者在預定年夜飯時,還應弄清收費標準、有無額外費用等細節,就餐中注意實際飯菜與預定的是否一致,看清賬單再付款。
旅游合同看仔細
近年來,隨著我市高鐵、機場的陸續開通,外出旅游過年已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不二選擇。然而,由于旅游而引發的消費糾紛也時有發生。
工作人員提醒大家,盡量選擇信譽度高、管理規范的旅行社,而不要一味盲目選擇價格低廉的旅行社出行。同時,簽訂旅游合同時,應仔細查看合同中有無景點、交通工具、住宿吃飯標準等方面的規定。此外,在旅游過程中,消費者應提高警惕,最好不要購買過于名貴的商品,對商家聲稱的所謂的成本價、折中折等,尤其應當保持警惕。
網購年貨別貪心
春節期間,也正值網購年貨的“黃金檔期”。為此,消協工作人員表示,網購年貨時,應注意查證網店資質,謹慎挑選商品,理性面對電商各種促銷活動。
“消費者網購前,最好查看所購商品標簽標注和質檢報告信息,付款時應選擇可靠第三方支付平臺,加強支付安全防范意識,收貨時應先驗貨再簽收。”此外,消協人員提醒消費者注意對各類詐騙信息要認真甄別,尤其是對于要求消費者輸入姓名、手機號等個人信息的,要格外提高警惕,以免個人信息泄露。
(記者 成華)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