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渾身青色、頭頂雙角、個頭不大、四肢粗壯、活潑好動……這是記者近日在鄉寧縣西交口鄉石界村養殖場看到的一種與眾不同的羊。面對記者的疑問,山西國篤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蔡建民高興地介紹:“這是我2023年從山東單縣引進的新品種——青山羊,希望能夠通過養殖青山羊闖出一條致富新路。”
蔡建民是石界村村民,之前在周邊煤礦從事建筑工作。2020年,蔡建民決定回鄉創業,經過精心考察,他選定了養羊行業。為了把羊養好,他把全部積蓄拿出來,高標準建起了養殖場,配齊各種設施,并引進優良品種,滿懷信心開啟了養羊之路。
對于蔡建民這樣一個之前對養羊行業知之甚少的“小白”,養好羊面臨著很多考驗。蔡建民雖然缺乏養羊知識,但他頭腦靈活、善于學習、吃苦耐勞。為了盡快掌握養羊訣竅,他一頭扎進養殖場,每天與羊為伴,認真觀察羊的習性,并通過閱讀書籍、觀看視頻等方式認真學習各類養羊知識,對于自己解決不了的難題,就虛心向縣上的技術人員、周邊的養殖前輩請教。他深有感觸地說:“我能夠養好羊,得益于眾多人的幫助,尤其是飼料和藥品供應商,他們給我提供了很強的技術支持。有了問題我能通過電話、視頻等和他們立即溝通,解決了我的大難題。”經過一段時間的不懈努力,蔡建民熟練掌握了養羊的各個流程和技巧,能夠獨立解決養殖中的各種疑難問題,成長為一名養殖“土專家”。蔡建民發現羊的繁育收益較高,于是他把公司經營方向定位于繁育。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養殖場母羊存欄達400只。
由于近年來羊的養殖量較大,市場價格有些低迷,這對蔡建民的養殖發展造成了一定困難。善于動腦筋的他在養羊之余,認真思考破解的辦法。“目前周邊基本上養的都是普通品種,市場趨于飽和。如果能夠引進新的品種,將會帶來新的商機、開辟新的市場空間。”蔡建民決定從更新品種上尋求突破。經過多方考察,山東單縣青山羊進入了他的視野,“青山羊是單縣特產、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單縣羊湯是名吃,好吃的關鍵就在于他們選用的是青山羊。青山羊全身都是寶,除了肉質鮮嫩,毛皮還是優質服飾材料,羊腸可加工成醫用縫合線……正是看到了青山羊這么多優點,我決定引進回來。”經過慎重思考,蔡建民于2023年從山東單縣購回60余只青山羊開始飼養。
對于這一承擔著自己未來夢想的新品種,蔡建民傾注了大量精力。剛引進回來時,由于種羊小,加之初來不適應當地氣候環境,蔡建民精心照看,專門從單縣聘請技術人員前來進行指導,從飼養環境、飼料、飲水等方面為青山羊健康成長創造條件。功夫不負有心人。蔡建民逐漸摸清了青山羊的生長習性,對每一只青山羊的情況都了如指掌。
如今,一只只青山羊茁壯成長,再有半年時間就能夠出欄。“單縣青山羊是優良的地方品種,具有繁殖率高、耐粗飼、適應性強、皮毛質量好等特點。經過一年多的養殖,發現很適合我們當地養殖。并且青山羊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相信一定會受到大家的喜愛。”談起青山羊養殖的未來,蔡建民信心滿滿。
記者 李永軍 劉文軍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