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盛夏時節,烈日中天,走進鄉寧縣棗嶺鄉黃河岸邊的史家溝村,一座現代化的工廠拔地而起,這是鄉寧縣棗原紅花椒制品加工有限公司,建成之后將生產以花椒為主的系列產品,年生產能力1000噸以上,年銷售收入預計達2800萬元。棗原紅花椒制品加工有限公司的建設,將極大地提升該鄉花椒產業的發展空間,加快花椒產業的延伸精深發展,有力促進群眾增收致富,推動該鄉農業產業實現轉型升級。
近年來,棗嶺鄉大力實施“特色產業帶動”戰略,依托良好的農業立地條件和特色產業優勢,加快蘋果、花椒、核桃等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鼓勵發展油用牡丹、富硒紫梨、玉露香梨、芍藥等新興產業,扶持發展肉兔、肉雞、生豬等家禽畜牧養殖,因地制宜發展各類小雜糧,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深入推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大力推動旅游產業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持之以恒擴大栽植規模,實現特色產業全覆蓋。經過近幾年的大力發展,棗嶺鄉特色產業發展不斷壯大,全鄉耕地面積7萬畝,其中,蘋果2萬畝、花椒3萬畝、核桃1.3萬畝,富硒金梨120畝、玉露香梨230畝,僅蘋果、花椒兩項為全鄉人均純收入貢獻達到5800余元,形成了“譚坪蘋果、棗嶺核桃、沿黃花椒”的產業格局,農業特色產業已真正成為群眾脫貧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
堅持不懈提質增效管理,實現管理水平再升級。該鄉不斷加強與省市縣農林部門和科研單位的合作,積極推廣豐產栽培、樹形改良、果樹修剪、果實套袋、病蟲害防治等提質增效技術;組織果農、椒農赴甘肅、陜西韓城以及臨近的吉縣、隰縣等地觀摩學習先進管理技術和經驗;建立經濟林示范園,大力實施林果業提質增效管理,有效提升了農業特色產業整體發展水平。
聚精會神推進精深發展,實現農產品市場化。該鄉始終把農業特色產業地延伸發展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位于史家溝村的棗原紅花椒制品加工有限公司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位于馱澗村的昱德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高標準打造蘋果栽植、加工和儲藏基地,發展農業休閑觀光旅游;棗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吉陽專業合作社、香凝農業開發專業合作社等企業和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加快完善產前、產中、產后相互配套的產業體系,有效促進了農產品商品化、市場化和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
多措并舉促進電商建設,實現產品流通雙向化。該鄉積極推進光纖寬帶進村入戶,完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擴大貧困村互聯網覆蓋范圍;依托樂村淘、農芯樂等平臺,建立鄉村兩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有效輻射全鄉6個貧困村和特色產業主產區;鼓勵引導貧困群眾積極參與到農村電商發展當中,建立“品牌推廣+網上銷售+實店體驗”的發展模式,打通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實現“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雙向流通。
持續用力發展新興產業,畜牧養殖實現多元發展。該鄉以規模養殖為方向,著力發展適宜的生豬、蛋雞、肉兔養殖,加大科技培訓、技術跟蹤、市場推廣。大力扶持現有的生豬、蛋雞養殖發展,吉祥養殖專業合作社500只肉兔已經建成投入運營,玉德養殖等專業合作社即將建成投入生產,逐漸擴大“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覆蓋范圍,力爭三至五年使全鄉的農業特色產業格局進一步豐富。
堅持立足旅游資源優勢,深入推進全域旅游。該鄉在編制完成的《棗嶺鄉沿黃風情帶旅游總體規劃》的基礎上,依托黃河及沿線眾多旅游資源,結合農業特色產業優勢,舉行“牡丹觀賞節”“蘋果采摘節”“花椒采摘節”等節慶活動,引導發展“農家樂”、“采摘園”等一批生態觀光產業,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發展新亮點。(劉磊)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