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村里爭取項目、修道路,使趙莊村靚貌美;他強黨建、引產業,使村民生活得到改善;他就是市委政法委駐趙莊村“第一書記”王奮強,村民們說——
咱的生活更有信心
臨汾新聞網訊 7月18日,酷熱的天氣時晴時雨,記者來到鄉寧縣關王廟鄉趙莊村。在鄉間小道上,村民們拿起鐵鍬和鎬自愿在自家門口動工修路,大家干得熱火朝天,“第一書記”王奮強與村黨支部書記張孟水討論著修路的布局及規劃。不到一會兒,天上布滿了烏云,豆大的雨滴打在村民們的身上,但是他們仍然不停下手里的活兒,干勁十足。王奮強擦著雨水,詢問著村民關于修路的意見……
王奮強經常走村入戶,在走訪中,他和村干部來到貧困戶趙金奎家,向他講解脫貧政策。趙金奎說:我家原來的院落是殘垣斷壁、雜草叢生,在王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如今變得整潔、干凈,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感謝王書記??!”
趙莊村轄上趙莊、下趙莊、范莊、杜家莊、蒲凹溝、東溝、葛莊7個自然村,有745戶2475人。目前,建檔立卡貧困戶52戶194人。
貧困戶的事就是他的事。記者跟隨王奮強來到貧困戶趙金奎家,農家小院里地面平整、干凈整潔,一旁的小菜園里生機盎然,62歲的趙金奎感慨道:“以前,我家是殘垣斷壁、雜草叢生,一到雨天還會漏水。王書記知道我家的情況后,幫助我修整院子。如今,我家的環境整潔,還通上了自來水,你看環境多好,我的生活更有信心了!”
貧困戶楊志華是光伏發電的管理員,王奮強和他一起查看光伏發電情況。為不影響發電量,他經常與楊志華擦拭光伏發電板。
原來,由于村中道路坑洼不平,遇風黃土漫天、逢雨泥濘不堪,村民們出行不便,影響村里經濟發展。為方便村民出行,王奮強多方奔走,協調116萬元資金硬化全村街巷2.3萬平方米。在他的帶動下,村民們紛紛響應,義務修路。村民張世偉高興地說:“多虧王書記為我們村協調資金修路。等路修好了,咱出行就方便多了,村里的農副產品也可以銷往外地,我們多年來的心愿終于可以實現了!”
在王奮強的鼓勵下,農民劉正龍種植了3畝無公害大田西紅柿。西紅柿口感好、品質高,深受市場青睞,并帶動下趙莊村3家農戶發展大田西紅柿4畝。
任職兩年來,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全力支持下,他積極協調100kw光伏發電站項目,為村集體增收;改善基礎設施,協調飲水工程,為村民解決吃水難題;維修改造黨員活動中心以及版面更新,安裝電子顯示屏和網絡電視,加強黨支部建設;協調所在單位專項資金3萬元,用于維修建造蒲凹溝停車場及貧困戶院落修整工程;協調易地搬遷工程,涉及貧困戶48戶183人;開展“送醫、送藥、送健康”義診活動,為村民發放藥品等項目和活動。
王奮強任職以來,積極協調資金,建設村級活動中心,并進行綠化、美化,還配備健身器材,讓廣大村民有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村黨支部書記張孟水說:“王書記來到我們村后,為村里協調資金修道路、引產業。他用好各項扶貧政策,強化黨建,使村黨支部有了向心力、凝聚力、戰斗力;易地搬遷,讓貧困戶有新房住;發展養殖業,為養殖戶爭取項目補貼。有了他的幫扶,咱們村村靚貌美,產業有了發展,貧困戶生活得到保障,大家更有信心脫貧致富!”
為解決村民出行難的問題,王奮強協調116萬元資金硬化全村街巷2.3萬平方米。在他的帶動下,村民們紛紛響應,義務修路。
記者 劉靜 王婧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