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鄉寧縣緊緊圍繞“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工作目標,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全面落實黨的強農惠農政策,進一步推動“三農”工作再上新臺階。
該縣主要從三個方面推動“三農”工作。
一是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堅持“核桃產業主導、若干特色并進”的發展思路,出臺了《2015年特色產業發展財政補助辦法》和《加強核桃產業管護促進提質增效的意見》,在核桃產業上,實現由密植園種植轉為地埂栽植、由側重栽植轉為加強管護、由政府主導轉為群眾自發。在新發展核桃上,縣財政補助苗木費80%,工作重點放在管護新栽植的12.8萬畝核桃基地上,不斷強化鄉鎮、村委、農戶三級管護責任,建立獎懲機制,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促進核桃產業早日掛果受益。同時對發展蘋果、米槐和釀酒葡萄,縣財政也補助苗木費80%。大力抓好“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設,穩定發展翅果、花椒、長山藥等特色種植,不斷培育扶持特色產業。重點扶持戎子酒莊葡萄酒生態園、琪爾康翅果油深加工、雙鳳祥核桃種植加工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項目,積極探索“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發展“第六產業”,向農產品加工、運輸流通及休閑觀光服務延伸產業鏈,不斷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二是努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按照“穩定面積,依靠科技,提高單產,確保總量”要求,把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0萬畝以上。在抓好小麥、玉米穩產增產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核桃密植園間作種植小雜糧,發展林下經濟,從確保農業豐收、落實惠農政策、發展“一村一品”、“一縣一業”、促進創業務工等方面抓農民增收。不斷加大農民就業技能培訓力度,落實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等政策,引導新型職業農民、大中專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創辦小微企業和合作社,帶動農民就業增收。積極引導農民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產業扶貧開發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提高農民技能性收入。
三是積極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按照《鄉寧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總體規劃(2014-2020年)》,加快推進完善提質、農民安居、環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建設,積極開展美麗宜居示范村三級聯創活動,全面啟動創建2個省級示范村、2個市級示范村、7個縣級示范村。投資800萬元,完成陽塔小流域、西廒溝小流域綜合治理兩項水保工程。投資210萬元,完成光華高莊溝壩灘聯治工程,治理壩灘地300畝。投入350萬元對以往水利工程進行修復和保護。積極爭取建設西坡應急水源、西坡壩灘聯治等水利工程,使水利投資達到3000萬元以上。同時,啟動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7處,解決3000口人、202頭大牲畜的飲水安全問題。加快完成三條通道綠化工程49.7公里,實施新一中面山綠化工程。投資800萬元,全力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涉及昌寧鎮2個村委,6個自然村,3230口人,全面打造美麗宜居新農村。(張鋒)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