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旭東)近年來,鄉寧縣圍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要求,多措并舉做好科技服務“加減乘除”法,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推動縣域科技創新步伐。
“三種舉措”“加”強服務理念,提升服務效率。一是加強對全縣科技工作的領導,縣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了全縣科技創新領導小組,修訂完善了專利獎勵補貼辦法,制定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的政策制度。二是加強對科技人員的教育和引導,縣科技服務中心作為該縣科技主管部門,通過開展“六講六促進”、“五比五看”、“三個一”等一系列的活動,增強科技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提高業務水平。三是增加科技服務的渠道,通過建立科技信息查詢終端、完善縣科技信息網站建設等方式有效增加了與服務對象溝通交流的渠道,提升科技服務效率。
“三條途徑”縮“減”服務距離,破除技術難題。一是減少中間環節,通過繪制全縣科技網絡布點圖,建立縣、鄉、村、戶科技聯絡人制度,大力實施科技“十百千”工程等方式實現科技服務直接入戶,以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戶、科技明白人為抓手,縮短了實用技術、市場信息從部門到服務對象的傳播時間,進一步優化了項目申報、專利指導和科技培訓。二是縮減技術服務的距離,通過開展科技下鄉,面對面、手把手、心貼心將科技服務送到農戶田間地頭、送到企業生產一線,有效實現科技服務與群眾需求的“無縫對接”,極大地拉近了科技服務人員與服務對象的距離,密切了科技部門與群眾的聯系。三是減少群眾辦事成本,以科技特派員、鄉土科技人才為依托,加強對本土科技人才的培養,實現專家教授與農民群眾零距離接觸,科技特派員與科技項目聯姻,讓群眾足不出戶就可解決困難。
“三個機制”發揮“乘”數效應,增強創新能力。一是充分發揮科技項目四兩撥千斤的“乘法效用”,縣科技服務中心加強對科技項目的受理和審查,提升項目管理水平,以點帶面帶動群眾創業創新的激情和活力。二是通過激勵獎勵機制的不斷完善,促進創新成果的“乘”倍增長,大力提升專利申報的數量和質量,專利工作實現質的飛躍,連續三年超額完成任務。三是繼續完善科技創新“四級聯創”機制,促使新產品、新技術的引進推廣“乘勢而上”,加強大專院校的合作,推動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和產學研協同穩步發展。
“三項結合”掃“除”發展障礙,提高服務質量。一是將科技培訓與群眾需求緊密結合,在深入開展科技大講堂的同時,加強對群眾需求的調研,今年以來先后深入該縣關王廟鄉、棗嶺鄉、通洋紫陶等鄉鎮和企業開展了科技服務和調研,根據群眾需求適時調整了科技培訓的時間和培訓內容,讓技術指導更具時效性和針對性,讓技術指導與服務需求“一拍即合”,緊密貼合。二是將作風建設與加強機關效能相結合,科技服務中心狠抓黨風廉政和紀律建設,嚴格遵守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八項規定,制定了《鄉寧縣科技服務中心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十條規定》,改進工作作風,加強服務效能。三是將科技惠民行活動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做到兩不誤、兩促進、兩提高。科技服務中心先后在該縣田家原農業綜合開發區、譚平神底果園、東陽果樹示范園、侯家莊花椒園、蘭澗果園、昱德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地開展征求意見,并同時開展了科技調研和科技上門服務。真誠了解他們對科技工作的希望、要求、意見和建議,結合群眾要求,將民生科技、惠民科技、富民科技和科技創新等與廣大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重點科技工作作為今后工作的重點。
責任編輯:秦芳媛
上一篇: 鄉寧縣八大優質服務推進計生工作
下一篇: 鄉寧縣啟動食品安全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