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午城鎮是隰縣的南大門,南接蒲縣、西連大寧,地處三岔路口、自古是交通要道。為了優化鄉村人居環境,提高群眾健康水平,該鎮確立了創建國家衛生鄉鎮的目標。今年以來,為加快推進創衛工作,該鎮以全省農村環境集中整治為抓手、以“治亂、治垃圾、治污水、治農業面源污染”為重點,不斷創新思路,抓住薄弱環節,積極探索逐步形成了“五大長效機制”,重拳出擊根治“臟亂差”,讓這座千年古鎮更加干凈、整潔、美麗、宜居。
強化領導意識,建立組織保障機制。該鎮成立了整治活動領導小組,確保整治工作的持續有效進行,制訂方案、完善制度。他們立足鎮情實際,研究制訂了《午城鎮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實施方案》,明確了每個階段的整治任務和目標,同時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環境衛生保潔管理工作制度。明確職責、壓實責任。根據全鎮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的重點,他們將整治工作任務進行逐項分解,具體落實到了每個黨政領導、機關干部、站所負責人、村干部肩上,建立了鎮、站所、村三級工作網絡。
提高思想認識,建立輿論導向機制。該鎮通過召開會議、懸掛橫幅、有線廣播播放、制作噴繪、發放宣傳資料以及實地走訪等多種形式,全面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宣傳教育,大力營造全鎮皆知、全鎮動員、全鎮參與的良好氛圍。同時充分發揮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積極組織團員、婦女骨干、職工開展“美化家園、凈化環境”等志愿者活動,通過他們向群眾宣傳環境衛生整治的重大意義。
加大整治力度,建立環衛管理機制。根據自身特點,午城鎮建立了“以片為主、片段結合”的管理制度,實現環境衛生管理的全覆蓋。在衛生保潔時間方面,延長路段保潔時間,鎮主街道實行10小時保潔,各村主巷道實行每日一次普掃、8小時巡回保潔,確保垃圾日產日收日清,保持村容村貌清潔、優美。在確保專職清掃保潔、垃圾清運人員的基礎上,該鎮全力抓好各村保潔員、監督員隊伍建設,邀請了一些老黨員、老干部擔任義務衛生監督員,全方位加強對環境衛生監督。同時,建立健全環境整治工作管理制度,設立環境整治意見反饋箱,成立午城鎮執紀執法督查組,對各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收集問題,對癥下藥。同時,組織專門人員對轄區內的衛生設施設備使用情況進行檢查摸底,對老舊破損的垃圾桶及時進行了更換,新建垃圾池3處,向村民發放垃圾桶600余個。此外,該鎮對沿街門面、商業牌匾、墻體廣告和非法小廣告進行徹底整頓,清理街道衛生死角,并配合派出所、工商部門,依法整治各種車輛亂停亂放、住戶亂搭亂建、攤點亂擺亂設等不衛生不文明的行為。
強化督促檢查,建立考核獎懲機制。午城鎮將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納入各基層站所和各村年終目標考核內容,專門成立了檢查小組對各社區、村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情況不定期的進行檢查評比。同時嚴格落實獎懲,對考核優秀的基礎站所、村,給予一定的經濟獎勵,獎勵主要用于站所、村添置環衛設施及環衛保潔、垃圾清運的補貼等與環境衛生整治有關項目的支出,并由鎮紀委負責監督資金的使用情況;對行動不積極、措施不到位、進度緩慢、效果不明顯、未能按期完成任務的站所和村,進行通報批評、限期整改,鎮黨委要找主要責任人談話,并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從而增強各級干部的工作責任心。
加大資金投入,建立經費保障機制。截至目前,該鎮已投入80多萬元用于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工作,共組織全鎮機關、各基層站所、各村干部、部分黨員群眾、保潔員等開展全鎮性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多次,以各村、午城鎮主要街道、各站所轄區、209國道午城段以及昕水河、紫川河、東川河午城段為整治重點,對長期堆放的生活、建筑垃圾、柴堆、糞堆、煤堆和衛生死角等進行了集中清理整治,清理路域沿線綠化帶20公里,清理店外經營50余家,新砌磚墻400余米,新建彩鋼圍擋40余米,粉刷美化墻壁5000余米,更換路燈90余盞,新建停車場2處。
記者 荀丹薇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