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張瑞強 孫莉紅)7月28日,在隰縣陡坡垣,果農老李看著正在施工的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喜上眉梢,高興的心情溢于言表。他激動地說:“這下可好了,不僅我這30畝玉露香梨果園澆灌有保障了,我們垣面5000余畝的“旱地園”也沒問題了,以后再也不用擔心不下雨果園就澆不上水了?!苯衲辏艨h被列入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將用3年時間使6.6萬畝的“旱地園”變成“水澆地”,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隰縣地處呂梁山區腹地,是典型的山區果業大縣,全縣八大垣面上,梨果面積已達35萬畝。特殊的地形、地貌為果樹生長提供適宜條件的同時,也給梨果地灌溉帶來了較大困難,成為制約果品產業發展的“瓶頸”。為解決這一問題,隰縣通過積極爭取,今年將被列入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用3年時間建設7個鄉鎮的10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其中建設垣面果水配套工程9處,下莊水庫管網配套工程1處,發展節水灌溉面積6.6萬畝,總投資8386萬元。
“在項目規劃建設中,我們把農田水利建設與產業開發結合起來,將范圍擴展到玉露香等梨果產業用水中,今年將投資2690萬元,分別在陡坡垣、無愚垣、陽頭升垣建果水配套工程3處,涉及4個鄉鎮,15個自然村,新增灌溉面積2.44萬畝。項目實施后,可進一步提高當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從根本上改變項目區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現狀,提高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為隰縣糧食和林果產業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該縣水利部門負責人介紹。
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工程在隰縣啟動后,該縣成立了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工程項目部,按照“政府監督,項目法人負責,社會管理,企業保證”的要求,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項目部技術員每天都往返于幾個工程施工現場,重點是抓好工程質量安全,嚴格要求施工隊伍按照規程操作,把田間管網延伸到地頭最末端,根本上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同時把宣傳發動工作做到位,協調解決當地群眾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沖突,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提高當地群眾支持項目建設的積極性。目前,該項目水源工程、蓄水池工程、管網工程已全面開工,工程進展順利,預計10月底完成今年的全部工程建設任務。
責任編輯:付基恒